第07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买房子送老婆”能唤来什么
自行车上的爱情走红网络
胡润富豪榜传递喜与忧
堵点太低的城市难言幸福
集资有法?
“蓝印章”上刻着畸形教育思维
四十七元贰角的援助何以让人感动?
公开是政府处理
突发事件的良方
官博无须潜水 缺席必然挨骂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官博无须潜水 缺席必然挨骂

湖南张家界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汪业元在微博上一直匿名潜水,别人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直到另一个网名为“汪业元”的网友发了一条“对待网络暴民,应当杀无赦”的激烈言论,引发了不少网友围观,被误以为是张家界纪委书记汪业元后,这位真的汪业元才被逼进行实名认证。仔细查看汪业元实名认证前的潜水微博,大多为生活感悟和当地风景图片。汪业元称是“网友逼着我上岸”。(9月25日华声在线)

这样被网络或热点新闻逼上微博的官员不在少数,比如因为戴表问题而陷入舆论旋涡的杨达才,当初为了回应质疑而不得不现身微博回应,湖北麻城市委书记也因网友质疑“学生自带桌椅上学”的压力而开微博答问。官场上已经产生了这样的微博压力:你不关注微博,有一天微博会关注你。

当然,被逼现身的官员还只是少数,上微博的多数官员是潜水和隐身的。常有官员跟我说,你在微博上说的某个观点我赞成,某个观点我不赞成,说起微博热点如数家珍——我说你怎么知道的,答曰“一直在潜水”。所以潜水,一是担心成为网络热点被炒煳,招来微博之祸;二是放不下身份,不习惯被网络围观、被网友指点的微博氛围;三是不知道在微博上如何发言,担心会给自己的仕途带来影响。可作为官员又无法对这个新兴的舆论场不了解,就选择了潜水的方式:可以看到别人,但别人看不到自己。于是,潜水就成了官员上微博的主流生存状态。张家界的这位纪委书记,只是官员潜水大军中的一个。

官员微博少数冒泡,而多数潜水,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微博状态,一个最直接的结果,是微博舆论场的完全失衡,潜水的官员和官方主动放弃了交流的机会,放弃了微博发声的话语权,而使微博这个舆论场常常出现一边倒的取向:无论做什么,官方和官员永远挨骂,质疑和批评官方的声音永远占着主流和上风。

可以看到,各大微博上最有感染力的,总是批评政府部门的微博;最能激起网友批评热情和社会情绪的,总是指向公权力的批评;最能形成话题并被疯狂转发的,总是批评官员的微博。为何如此?很关键的原因在于,官员群体在这个舆论场上是缺席的。主宰这个舆论场的,都是民间的力量和声音。政府和官员在微博中的缺席,使这种“民间的批判取向”缺乏一种对等交流的力量和平衡的声音。这种只有一种力量主宰的空间中,必然形成一边倒的话语场和舆论场:批权力,骂政府,仇官员。

潜水等于缺席,缺席了,当然要挨骂。因为缺席造成了话语力量的失衡,无法形成对等的沟通和交流,没有对话,只有喊话——这种缺席的、隔空的喊话,必然是无法保持理性与平和的,只有误解,只有带着情绪的先入为主的批判——一个字,骂,这种自言自语必然走向那种粗暴的、一边倒的痛骂。

打破官方媒体和微博这两个舆论场的对立,首要的就是要改变官民话语的失衡。一方面,民意在官方媒体是缺席的,官方在传统媒体上自说自话;一方面,官意在民间舆论场如微博上是缺席的,网众在微博上孤独地自言自语。有交流,才有理解,官员与民众在两个舆论场上交流起来,才能打破对立。请微博上潜水的官员都出来冒个泡吧,交流的诚意,从微博的实名认证开始。微博实名制,从官员们告别潜水开始。 曹 林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