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版:新动脉 上一版3  4下一版
铁路百年 那些值得铭记的时刻
美景(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铁路百年 那些值得铭记的时刻
郑州北站鸟瞰
大事记

本报记者 张丽霞 宋 华 文 宋 晔 李 焱 唐 强 图

1978年~1999年

铁路大发展大提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促进了河南铁路大发展。从行车组织和指挥上讲,已实现现代化、自动化;机车牵引动力向内燃、电气化方向迅速发展,保障行车安全的设备逐步现代化。列车时速也由上世纪50年代的20公里、80年代的31公里,到如今的200公里。

1997年4月1日,是中国铁路可以载入史册的日子。从这天起,端惯了计划经济铁饭碗的“铁老大”,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实施了大面积提速。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全面提速,全路客车平均旅行速度由48公里/小时提高到55公里/小时。

列车提速冲击了竞争日益激烈的运输市场,不仅是中国铁路走入市场经济的重要一步,而且实现了中国铁路的世纪梦想,是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一次突破,是质与量的飞跃。

1998年10月1日,以京沪、京广、京哈三大干线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列车速度。最高运行时速达140~160公里。时速140公里的线路由239公里增加到1454公里,时速160公里的线路由268公里增加到445公里。

首次开行了行包列车,并又一次大幅度提高列车速度,全面调整列车运行图。1998年的新运行图,充分发挥了铁路优势,面向市场需求,全面调整运输产品结构,增加夕发朝至列车、快速列车、货运“五定”班列,推出行包专列、海铁联运班列等运输新产品,为旅客货主提供更快捷、舒适、方便、经济的服务,进一步增强了铁路在运输市场的竞争力。

2000年~2012年

中原铁道跑进高速时代

2000年至2004年间,中国铁路又实施了三次大面积提速。10年来,大提速的成效充分显现,中国铁路的跨越式发展正一路高歌猛进。

2007年4月18日起,铁道部又实施了全国铁路的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此次提速范围包括京哈、京广、浙赣、沪杭、京沪、陇海、胶济等干线,覆盖全国17个省、直辖市。提速后,我国铁路既有线提速干线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200公里以上,京哈、京沪、京广、胶济等提速干线部分区段可达到时速250公里。这标志着我国铁路既有线提速已经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最大的亮点是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投入使用,首次在我国铁路既有线上开行时速200公里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产化动车组,其速度目标值、技术含量、提速规模和范围都超过了前五次。

党的十七大以后,伴随着中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脚步,中原铁道也迎来了铁路大建设的黄金机遇。2008年9月4日,铁道部与河南省在《加快河南铁路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上郑重签字。河南境内“五纵五横”的铁路布局脉络清晰。“五纵”即在建的京广铁路通道、焦柳电气化扩能改造、京九电气化扩能改造和规划建设的运城—三门峡—襄樊铁路、郑州—重庆铁路。“五横”指陇海铁路通道、侯马—月山—新乡—菏泽铁路、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西安—合肥铁路复线电气化扩能改造、将要建设的洛阳—漯河—阜阳铁路复线电气化扩能改造和山西中南部煤运通道。

“五纵五横”经纬交织,意味着未来5到10年,河南铁路单位面积内的干线铁路密度将位居全国第一,中原铁道在全国铁路路网的枢纽地位将更加突出和加强。

时光隧道

★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全线工人代表在郑州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其他各铁路局都派代表参加,声势浩大。吴佩孚派军警镇压,并封闭总工会会址。4日,京汉铁路全体工人开始罢工。7日,吴佩孚派军队在江岸、郑州及长辛店等地镇压罢工工人,40人遇难,300余人受伤,被捕入狱40余人,被开除流亡在外者1000余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它是铁路工人运动的一个高潮。

★ 1925年2月,全国铁路总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会议决定京汉铁路总工会、京汉铁路郑州分会同时恢复。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