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 上一版3 | ![]() |
|
||||||||||||||||
|
||||
各地迎来旅客返程最高峰 “十一”长假7日结束,游人纷纷踏上归途。盘点今年的长假市场,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景区“爆棚” 游客“揪心” 今年“十一”首次实施收费公路免费通行,174家景区门票降价……不少游客在享受优惠政策的同时,也体验了旅途变身“堵途”以及景区“爆棚”的惊险一幕。 长假第三天,安徽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5.7万余人,创下单日游客接待量的历史新高。来自江苏的游客王端说:“黄山的景色没得说,可是山上人挤人,想挪一步都费劲,这风景看得揪心啊!” 在北京,故宫2日的游客接待量达18.2万人次,为历史最高。在南京,中山陵游客接待量达最佳接待量的10倍。 据全国假日办统计,长假前七天,除首日中秋节外,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游客接待量和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3日迎来旅游高峰,共接待游客604.3万人次,同比增长30.64%,收入3.34亿元,同比增长36.64%。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十一”长假,景区“爆棚”、游客滞留、垃圾满地……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 楼市趋冷,成交暗淡 在有关政策调控下,“金九”楼市表现平淡,不少开发商将希望寄托在“银十”。然而,今年“十一”长假期间,各地的楼市,看房的多、买房的少。 今年上海、深圳两大房交会在国庆期间开幕。尽管开发商参展积极,但成交情况并不乐观。记者在深圳秋季房交会发现,开发商大力优惠促销,只有少数尾盘拿出特价单位,出现了“展多销少”、甚至“展而不销”的情况。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表示,参展购房者人数不少,但看的多、成交少,预计今年10月上海成交量可能还不如传统的淡季。 在海南省,一些楼盘门可罗雀。如三亚的“尚品华庭”,一位置业顾问介绍称,从早到晚见不到几个人影儿,偶尔有几个前来看盘的,也只是问问价格就走人。 一些潜在的购房者表示,开发商期盼楼市回暖,但受调控等因素影响,这一愿望难以实现。有鉴于此,他们选择继续观望。 黄金首饰,出现俏销 “十一”期间,各地商场货物充足,纷纷推出优惠措施,零售市场皆有不俗表现。 上海的城隍庙、豫园,北京的菜百卖场、国华商场等传统旅游购物热点区域,熙熙攘攘的人流带来了大量“商机”,其中金饰市场最吸引消费者“掏腰包”。 在浦东第一八佰伴商城的周大福,记者看到不少消费者挤在柜台前选购黄金饰品。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中秋、国庆是传统婚嫁的重要日子,金银饰品自然不可少,再加上龙年的新生儿比较多,购金“刚需”强劲,加上近期金价重现上涨势头,黄金饰品受到青睐,一些城市甚至出现了“抢购潮”。 相比于黄金市场的火爆,长假期间的车市却难以打破淡季“魔咒”,记者走访的若干家4S店普遍门庭冷清,不多的几位消费者表示持观望态度;而家电市场也遇到“叫好不叫座”的困窘,一些卖场大张旗鼓推出的促销活动,而效果并不理想。 据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