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如何看待节后“上班恐惧症”?
我们不能失去表达快乐的能力
公办幼儿园稀缺
就别怪民办园天价
文化乃旅游之“芯”
幸福就在
办实事的官博里
加大违章记分
存在边际效应
谁让加班费成美丽传说
实事求是
回望国庆长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如何看待节后“上班恐惧症”?

长假过后,不少白领吐槽最多的一句话几乎都是“不想上班”。专家表示,长假结束后都会出现身心俱疲、精神涣散的状况,这种情况被称为“上班恐惧症”。(10月8日中国江苏网)

年年岁岁花相似。每当长假结束,所谓的“上班恐惧症”或者“节后综合征”总会成为许多人吐槽的对象。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专家对此进行“望闻问切”,并开出压箱子底的治疗处方,比如注意饮食和调节、合理安排工作、由缓入劳,等等。

面对节后“上班恐惧症”,提醒和建议固然是必要的,但却没必要“小题大做”。原因在于,作为一个正常的职场人,势必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一旦告别假期、走上工作岗位,并不难在短时间内摆脱身心俱疲、精神涣散、视觉疲劳、肠胃不适、焦躁不安等状况。动辄夸大节后“上班恐惧症”的临床表现和现实危害,只会低估了职场人的理性判断和调适能力。

相较于长假后的“上班恐惧症”,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也许是普通劳动者的休假权和休闲权。要知道,于许多普通劳动者尤其是企业职工而言,他们连患上节后“上班恐惧症”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在“黄金周”长假里,他们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苦工作、任劳任怨,甚至无法拿到应得的加班费。有调查资料表明,近三成人因“有钱没闲”而放弃了休假,无法享受或者“不敢”享受带薪休假。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少白领患上节后“上班恐惧症”的根本原因,显然不是长假期间的慵懒、悠闲、放纵,而是平时工作压力过大、生活节奏过快、安全感不足、难得休息一次。本该在平时就得到彰显的休假权、本该在平时就得到满足的旅游需求,被集中压缩到短短的“黄金周”,其后果可想而知。也就是说,如果普通劳动者的休假权没有打折扣,旅游休闲已成为一种常态性的生活方式,相信长假后的“上班恐惧症”不会年复一年地变成一个备受热议的社会话题。

在休假权和休闲权的现实困境中,能够亲自患上“上班恐惧症”,未尝不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因而,长假过后,我们与其对“上班恐惧症”感慨万千或者高谈阔论,不如一边仰望星空、一边脚踏实地,为民众的休假权和休闲权做点实事,哪怕只是一点点。

陈 尧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