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郑 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农家书屋
完成物资配送
十一长假
欢乐镌刻美好记忆
逍遥御风台
珠宝鉴赏小常识
那片金黄的玉米地
不出门看演出
老人直呼“真过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那片金黄的玉米地

本报记者 尹春灵 高 凯 通讯员 刘宏民 文/图

老照片

新看点

开栏的话

1949年至今,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里,我们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郑也取得了许多可圈可点的成绩。这些成绩体现在一些照片上,照片定格历史,照片对比变化。

一张照片,一个故事,虽然照片述说的只是个人或家庭的生存与发展,看似微不足道,但它所蕴含的意味,远不是画面传播得那么简单,却在不经意间道出一个时代的情怀、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新郑几十年的巨变,被镜头记录下来,定格成一张张具有怀旧色彩的老照片,折射出劳动人民的艰苦创业和不懈耕耘。

老照片,新看点,新感受。为全面展示新郑经济社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本版特开辟《老照片 新看点》专栏,选取新郑1949~1992年间的照片,与如今的生活对比,反映出新郑的深刻变化,与读者共同品味镜头下的点滴生活,共同感受现今的美好生活。

这张照片摄于1963年,被拍摄者命名为《学会推小车运玉米》。画面中那个二三十岁的女子双手扶着车把,正在玉米地里推着小车,而小车上装着刚从秸秆上掰下的玉米棒。她的肩上搭着一条毛巾用于擦汗,背后是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的玉米地和连绵起伏的高山。虽然无从得知这个女子的名字,但是从她那朴实憨厚、面带笑容的脸上,从她推小车的坚毅姿态上,我们感受到了一种从容,一种经历岁月磨炼后的从容。

画面中的女子并不知道,1963年的某一天,金黄色的玉米地里有一个特殊的人——新郑市摄影爱好者刘宏民,他被这样的劳动场面感染,“咔嚓”一声,用随身携带的相机将这一瞬间永久定格。

这张黑白老照片,在很多老年人甚至中年人心中都有沉甸甸的分量,它牵连出许多关于劳动人民生活的往事,带给人们美好生活的希望。“当时,我们就是用这种小车运送粮食的,它确实让我们省了不少劲。”望着这张老照片,新郑市辛店镇85岁的陈大爷仿佛有道不尽的话语。他记不清是谁发明了这种推车,可依稀记得自己推着小车在田地里来来回回地推玉米。“它虽说省劲,但是也有不足,每次拉的东西太少。哪像现在的机动车,一次都能拉好多玉米棒子?”说这话时,陈大爷好像又回到了几十年前的玉米地里。

五六十年代,中国大地上粮食并不充足,当时小麦产量又低,无法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而玉米产量相对高些,成了人们的救命粮。那时候,当玉米棒掰下来后,人们就会将玉米粒从玉米芯上剥落。看着一颗颗饱满的玉米粒从手中滑落,人们心中不由地会有一种满足感。“我五六岁时,就去地里干活了,除草浇水,玉米熟时,把它们一个个地掰下来放到布袋里,手上不仅脏而且通常手指也会弄破,最后用车子拉回来。天热,有时把衣服都湿透了。可看着那么多玉米,想着以后有粮食吃了,心里还是高兴得很。”陈大爷让回忆在心中流淌,嘴角泛起满意的微笑。

后来,很多家庭都不靠玉米维持生活了,充当救命粮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每逢玉米收成的时候,很多家庭拉着架子车,赶赴玉米地,将玉米从秸秆上剥下来装到车上后,一个人在前面费力地拉车,后面也需要一个或几个人使劲地推车。慢慢地,很多家庭的架子车退休了,机动三轮车开始发挥作用。看着三轮车拉着整车的玉米,“突突”地在地里跑着,很多人都会忆苦思甜。而今,玉米收获机在很多地方大显神通,它沿着笔直的玉米行,“突突”地向前走,随着传送带的输送和分离过程,玉米棒蹦跳着进入收获机的果穗箱,玉米秸秆则同时被均匀切碎,像一层被子似的均匀地平铺在地里,实现就地还田。这样不仅收割成本降低,而且玉米棒收获速度超快,秸秆还得到有效处理,受到老百姓的喜爱。

一年一度秋风劲,一年一度玉米香。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每到秋天玉米成熟的时候,这张照片就越发彰显出新的生命力,让人想起儿时的往事,想起这些年的变化……很多人走在一望无尽的田野里,看着一片片金黄的玉米地,心中感慨万千……很多情景早已成为遥远的回忆,而今回想起来依然这样清晰。

多少年了,这张照片依然焕发生机,让我们的心飞向那片金黄的玉米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