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化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故乡和我的
文学密切相关
法兰克福书展掀起莫言热
莫言得奖
当之无愧
网络热议 祝贺声声
莫言创造了一个世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感言:
故乡和我的
文学密切相关
昨日,作家莫言(左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在山东高密接受媒体采访。 新华社记者 赵小羽 摄

故乡和我的

文学密切相关

10月11日,北京时间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当晚,莫言接受央视记者白岩松电话采访,并在故乡——山东高密举行记者会,发表获奖感言。莫言表示:“接下来的文学之路,会按照我原来既定方向脚踏实地地走下去,继续描写人的生活,描写人的情感,站在人的角度上写作。”

莫言对记者表示,得到获奖消息很高兴:“接到这个消息时我正在吃饭,有点吃惊。”

莫言对获奖非常低调:“拿到奖感到非常惊讶,因为觉得自己资历非常浅。现在有很多优秀作家,我排得相对靠后。我心里很清楚,具备获诺奖实力的中国作家很多,我很幸运得这个奖。”

莫言说,作家最重要的还是作品而不是奖项,能够让作家站稳脚跟的还是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土地的热爱,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有脚踏实地的写作态度。

“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莫言说,无论是否得这个奖,他都感谢故乡高密这块土地和这里的父老乡亲,他一个月前就回到老家高密,回来以后就躲到小房间里,安安静静写作,同时还了解一下乡村农民的心理状态。“高密是个小城市,没北京那么大,没北京那么多人口,没北京那么喧嚣,是这块土地带我走上文学之路,我每年都会回高密一段时间,我生于斯长于斯,我最早的作品都源于在这里的经历,甚至我小说的原型就是左邻右舍,没有这块土地也不可能有这些作品。”

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词中认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表示,他最近的作品涉及一些魔幻内容,并且跟中国民间故事相关,这个评价基本表述出了自己创作的特点。

在回答“是什么打动评委”时,莫言认为最主要的是文学素质,“这是一个文学奖,授予的理由就是文学。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对于此前的各种说法和质疑,莫言说:“感谢那些支持我的朋友,也感谢那些批评我的朋友。我终于得到了一个把自己放在众声喧哗之中的机会。持续半个月之久的网络大战,也是认识自我的最佳机会,让我知道我有哪些缺陷和不足,也让我知道了有哪些宝贵的东西需要坚持、发扬。”

面对白岩松“您今年57岁,奖来得对您来说不算早也不算晚,会不会打乱之前的设想和创作计划”的疑问,莫言表示,目前他手头已有好几部待写作品,有关于战争的、家庭的,还有话剧剧本,有几个已开了头,有的写了1/3,还有的已准备好大量的素材,还没定先写哪一个,但肯定会尽快写。

对于此次同样呼声很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莫言说,他与村上没有直接交往,但互相也通过信息,“我想他也创造了他独特的文体,他也描述他所熟悉的这种生活。他的作品也是非常优秀的,完全具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资格。”

莫言说,他可能会到12月去瑞典领奖,而对于白岩松“近800万元奖金怎么花”的问题,莫言笑呵呵地表示:“没考虑过。”

本报综合报道

莫言简介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上世纪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

代表作品

《檀香刑》《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战友重逢》《蛙》《藏宝图》《四十一炮》《天堂蒜薹之歌》《拇指铐》《白狗秋千架》《酒国》《白棉花》《红树林》《月光斩》《老枪·宝刀》《会唱歌的墙》《司令的女人》《良心作证》《锁孔里的房间》《什么气味最美好》《莫言心声系列丛书》《传奇莫言》《莫言散文》《莫言中篇小说选》《莫言王尧对话录》《莫言精选集》《莫言作品精选》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