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卫生健康 上一版3
“拇外翻健康周”惠民活动启动
小儿腹泻推拿按摩效果好
“关节退变、骨刺、滑膜炎”有奇方
郑州国政中医骨科医院落户郑州西区
积极预防 练就一身“硬”骨头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积极预防 练就一身“硬”骨头
积极预防早治疗

本报记者 周 娟

10·20“世界骨质疏松日”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 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六十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发病率高达56%,尤以绝经后女性为“重灾区”。20%骨质疏松患者会骨折,髋部骨折一旦发生,一年内死亡率高达两成。

骨质疏松症因其早期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而不被人们所重视,等到发生骨折时往往骨质疏松症已经形成已久。市骨科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高焱提醒,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就积极预防骨质疏松,一旦出现症状,更不要以为单凭补钙就能改善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该用药时就要用药治疗。

注意观察骨变化

前不久,李老太下楼买菜,突然听到骨头“咔嗒”一声响,同时感到腰背部有些疼痛,她心想自己又没摔跤应该不碍事,结果第二天就感觉腰疼得厉害,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压缩性骨折。只是下个楼梯也可能骨折吗?医生告诉她,她已经患有骨质疏松,只不过自己没感觉到而已。

据统计,大部分市民的骨骼从35岁以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很多人认为,年纪大了自然会腰酸背疼,弯腰驼背、身材变矮在所难免。殊不知,其实这可能就是骨质疏松症的表现。高焱介绍,骨质疏松症是以低骨量和骨的微结构变化,而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临床表现为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脊柱变形,身高变矮,驼背等, 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为常见部位,发生过一次骨折,再次骨折风险明显增大。

自测骨质疏松,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测量身高。男性最晚在40岁,女性最晚在45岁时,每半年到一年测一次身高,如果身高降低了3~5厘米,就要到专科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

适度运动可以有效预防骨丢失。专家建议,中老年人平时应有计划地参加户外活动,运动量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来定,至少坚持每天30分钟,每周3~5次的体育锻炼。多晒太阳可促进钙质吸收。对绝经后的妇女,还可采用激素替代疗法,补充雌激素,防止骨量丢失。需要提醒的是,锻炼要遵循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在饮食上,尽量做到生活有规律,戒烟限酒。扩展食物种类,多摄入足量的含钙质以及各种维生素的食物,同时,还需要限制对骨骼健康有损害的行为习惯,如抽烟、酗酒、大量咖啡摄入等。

骨质疏松症发生后,由于骨质变得越来越疏松多孔并且脆弱,因此骨折风险变得越来越大。在前不久举行的2012全国骨科骨质疏松高峰论坛上,有关专家表示,应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增加骨强度,预防再次骨折应该成为治疗的首要目标。

据了解,虽然骨质疏松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但只要注意防范,老人未必一定会患上骨质疏松。然而,大多数市民对于骨质疏松的危害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维生素D缺乏是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甚至骨折的重要原因。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减弱,很难将普通维生素D活化,从而引起体内钙质难以被身体吸收,所以应坚持服用具有活性的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松性骨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