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国裤业精英齐聚郑
中国裤业商学院揭牌
武警郑州支队三中队
被授予执勤先进中队
历史悠久陇海路
亟待插翅展新姿
新郑:“三大主体”工作开新局
公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郑:“三大主体”工作开新局

(上接第一版)“住宅+标准化厂房”模式,“住宅+以土地或房产入股”模式,让社区居民拥有长期、稳定的财产性收入,既安居又乐业。

第三本账是算好资金运作账,建设充满活力的新型社区。为确保新型社区建设资金充足,新郑市按照“政府主导拆迁安置,市场化运作建设”的模式,对新型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人均3000元的标准给予财政奖补;对乡镇多余的建设用地指标由市土地储备中心统一收储;复垦后的原村庄集体建设用地由市财政按照每亩5000元的标准予以奖补;对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应缴基金实行减免。目前,累计投入资金近2亿元。再就是拓宽渠道扩大融资,先后成立兴农、广成、恒昌、政通等9家国有投融资公司,将全市所有国有资产确权分类,分别注入9家公司,并通过政府资金→国有投融资公司→政府投资项目的支付链条,扩大9家公司的资金流,提升融资能力。目前,9家公司净资产达40亿元,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租赁、信托等方式,筹集社区建设资金25.6亿元。

第四本账是算好就业岗位账,建设产区互动的新型社区。始终把农民就业想到前头,大力推行“1112”(一个社区一个企业,一个家庭两人就业)模式,破解农民就业难题。“一个社区一个企业”,即新社区布局要求在“四临”(临城、临镇、临干线道路、临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上,两公里内至少有一家规模企业作为产业支撑,为社区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在大型企业周边建设社区的同时,把节余的建设用地作为特色农民创业园,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用于发展二、三产业,净收益归村集体所有。“一个家庭两人就业”,即由乡镇(街道、管委会)牵头,以社区为单位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每个社区周边有一个大型企业和农民创业园,为每个家庭创造两个就业岗位。

第五本账是算好粮食生态账,建设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坚持“钱袋子”和“面袋子”一起抓,通过新型社区建设整理出来的土地,一部分用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另一部分按照1∶1.05的比例进行复耕,保住耕地红线。另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强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目前已完成综合配套升级改造机井6100眼,新增、恢复灌溉面积28.07万亩,建成农田机耕道160公里。积极开展农业综合开发,打造5万亩高标准良田,建立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2个、千亩示范方5个、高产攻关试验田3个,在井灌区呈现出“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井通电、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村庄美”的景象。

第六本账是算好社会保障账,建设服务完善的新型社区。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就业服务、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养老保障、服务组织建设“六个一体化”,让入住新型社区的居民拥有市民和农民“双重身份”,既享受城镇居民待遇,又拥有土地经营承包权,可继续享受相关扶农惠农政策。同时,按照通公路、通自来水、有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有标准化卫生室等“六通九有”的标准,完善社区配套服务设施,确保农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得实惠。

精心算好“六本账”,是新郑人民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伟大实践中的创造,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正稳步推进,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在郑韩大地上变成活生生的现实。目前,新郑市已启动20个社区,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龙湖镇中心社区小乔安置区、孟庄镇西部中心社区鸡王安置区、辛店镇阳光花园社区等8个项目已基本建成。年底前再启动8个社区,确保生态廊道拆迁安置社区全部动工。3年内,52个新型社区将全面启动,26个新型社区基本建成,50%以上农民搬入新居,5年实现全部入住。

在做实新型城镇化文章的同时,新郑加速区域产业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突出现代产业的支撑作用。

根据所处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新郑市推出了 “三主三辅”的产业体系规划,即构建以商贸物流、烟草食品、生物医药为主,以富士康配套产业、高端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提升为辅的“三主三辅”产业体系,力争3年内商贸物流、烟草食品、生物医药三个主导产业年销售额分别实现1000亿元、400亿元、200亿元,5年内分别实现2000亿元、600亿元、300亿元,逐步形成商贸物流区、新港产业集聚区、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区,薛店、辛店、郭店特色农民创业园和富士康机械制造、电子、光伏基地的“三区三园三基地+社区农民创业园”发展格局。

围绕商贸物流业发展,充分发挥临郑、临空的区位交通优势,主动承接郑州市区市场外迁转移,集中规划和建设一批大型商贸物流项目。特别是依托郑州华南城商贸物流项目,在北部龙湖宜居教育城规划建设25平方公里的商贸会展城,着力打造全国一流、中部领先的商贸物流基地。

围绕食品烟草加工业发展,以市区东部的省级重点产业集聚区——新港产业集聚区、薛店新市镇为依托,在服务好新郑卷烟厂发展,做大做强中储粮、好想你等现有食品企业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国际国内500强食品企业,着力打造全省最大的烟草食品基地。

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依托年产70亿支国内最大医用水针剂生产基地的优势,加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建设,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省级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

统筹发展三个辅助产业,在京港澳高速公路以东、省道323以北,规划50平方公里电子科技产业园,大力建设标准化厂房,吸引富士康配套项目或电子科技项目入驻。

有计划,有规划,更有坚实的行动。

目前,郑州华南城项目一期400万平方米已全面开工;总投资15亿元的郑州石材工业园,一期已入驻企业20余家;总投资4.2亿元的河南六盛钢材交易中心,一期已开始营业,二期正在办理相关手续;总投资25亿元的中国红枣综合产业园正在编制总体规划;总投资6亿元的达利食品年产30万吨饮料项目,已于今年9月正式投产;总投资2.85亿元的雏鹰40万吨饲料加工及冷鲜肉项目,正在安装设备;总投资13亿元的中储粮30万吨大豆油储运及加工项目,已完成投资6.5亿元,将于2013年全部建成;总投资10亿元的河南中烟新郑物流储运中心项目,已完成签约、选址;总投资8.5亿元的华润雪花啤酒项目,正在进行拆迁;总投资1.5亿元的郑州卓峰制药迁建项目已完成规模扩张……

在新郑采访,虽是深秋,但仍让我们感觉到一派火热的建设场面。王广国说,这些大项目的投产,将进一步夯实新郑的基础,增强新郑的实力和后劲,为新郑“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变革,必然触及一系列矛盾,而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郑市用活网格化管理机制,推动工作,实现干部作风的“四个转变”。

网格化管理,是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新郑市认识到位,强化措施,强力推进,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的“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为新型城镇化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提供强大保证,实现干部作风的四个转变。

“转变一”:工作标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结合城区、城乡接合部和农村的不同情况,以各乡镇、街道、管委会为基本单元划分三级网格。目前,全市共划分一级网格17个,二级网格314个,三级网格2113个,网格工作人员全部到位。同时,建立市、乡、村(社区)三级工作平台,把日常工作、阶段性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等全部融入到网格化管理平台之中,把工作任务、工作标准落实到具体人、具体事,形成高效、科学、有序的工作推进落实机制。

“转变二”:工作方式向条块有机融合转变。积极做好两大类20项工作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活动,着力对非法生产、非法经营等七个重点领域和城市管理提升“十三项突出问题”的矛盾进行排查化解。截至目前,两大类20项工作突出问题共排查16112件,调处15680件,调处率97.3%。

“转变三”:工作重心向深入基层转变。深入开展“党徽耀网格”活动,从每一个基层组织、每一个网格、每一个共产党员做起,实现下沉常态化、解决问题经常化。目前,全市下派326名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任村(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17个乡镇(街道、管委会)下沉326名领导干部分包行政村(社区),对网格内工作负领导责任;32个市直职能部门313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下沉分包一级网格,2363名一般工作人员下沉分包二级网格;向重点行政村(社区)派驻群众工作队65支、干部879名。同时,把169名公开选拔的年轻干部和民主推选的青年干部,全部分派到工作一线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践历练,使他们磨炼了意志,转变了作风,提高了能力。

“转变四”:工作落实向集中式督查转变。强化长效机制办公室、社会公共管理办公室力量,发挥市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作用,强化日常督查、日常考核、日常问责,完善督查考核奖惩制度,逐步形成“党委决策、政府落实,上下联动、条块融合,协调推进、督查奖惩”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各类问题扎实解决。

在新郑采访,新郑的干部普遍反应比较累,满身征尘,满脸疲惫,但也明显感觉到他们精神状态好、干劲足。

马克思说,最先朝气蓬勃地投入新生活的人,他们的命运是令人羡慕的。

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 “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旌旗猎猎,沙软潮平,风光无限。新郑的发展在变革中提升,城乡在变革中统筹,民生在变革中改善,社会在变革中和谐。而在蝶变、嬗变、转变中,新郑也愈加焕发出勃勃生机。

新郑正在步入发展新天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