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少林武术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浓浓嵩山真情 拳拳少林盛宴
少林童子功受热捧
巾帼剑风不让须眉
郑州很美 人很热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浓浓嵩山真情 拳拳少林盛宴
——第九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登封迎宾式侧记

本报记者 刘超峰 陈 凯 李晓光

海内灵岳,莫如嵩山;山中道场,少林为胜。对于崇尚中国功夫、热爱少林武术的人来说,有幸登临嵩山、拜访少林,感受这里的文化根脉和武术真谛,是长久以来心驰神往的夙愿。昨日,热烈而隆重的第九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登封迎宾式如期举行,精彩的武术表演、少林归宗大典的进行,使得数千名嘉宾游客深感禅武皆获、不虚此行。

少林绝技“震”天下

铁砂掌、上罐功、吊功……伴随着“少林、少林”苍劲有力的乐曲,参加迎宾式的嘉宾,一来到少林寺游客中心广场,便亲眼目睹了少林神功的绝技。

40名来自塔沟武校的学员面前摆放的是一个个沙袋,只见他们把手掌向空中高高举起,然后重重得落下。沙袋在他们掌力的拍击下,发出沉闷的声响……“铁砂掌”绝技就是在这样的千锤百炼下诞生的。

扎下马步双手正握一根一尺多长的木棍,木棍下方吊着的是装满沙子的瓦罐,双手旋转木棍,瓦罐一上一下,“上罐功”表现的就是少林神功的力量之源。

双腿挂在横杆上,将整个身体倒挂,然后将身下的水桶中的水,通过卷曲身体一瓢一瓢的舀进横杆上挂着的水桶。“吊功”演绎的就是少林神功的刚柔并济。

除了少林神功外,传说中的“少林铜人”也亮相迎宾式现场。少林寺景区入口的房顶屋檐上,亭台楼宇中,来自塔沟武校的学员们在常人难以立足的地方表演着“少林铜人阵”,他们浑身涂满铜粉,走近细看,连眼睫毛都在太阳光下熠熠生辉。看到如此之多名动江湖、誉满天下的铜人夹道欢迎,几乎所有的嘉宾停下脚步拍照留念。“少林铜人”也诠释出少林神功的别样传奇。

从少林寺景区入口,向山门前行。道路两旁的树木草丛中,更是藏龙卧虎,他们或是将平日生产生活中的锄头、耙子变成习武器械;或是展示出虎拳、蝎子功的独特功夫;就连四五岁的小孩子也将少林童子功演绎得淋漓尽致。再加上带有功夫气势恢宏的舞龙表演,少林绝技在登封迎宾式上,名震天下,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展现了中华武术的传奇魅力。

万人武阵《壮志豪情》

在塔沟武术学校练功场,10000人演练的大型武术团体操《少林魂》吸引了嘉宾们的目光。表演开始后,在激昂的音乐声中,6000名学员伸开双臂,左右铺开,如潮水般涌向主席台,由他们共同演练的少林拳声势浩大,变幻有序,队形时而跌宕起伏,时而整齐划一。随着演练的不断变幻,学员们瞬间组成80个四层人塔,与之同时进行的是少林十八般兵器。曾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的太极拳,这时也展现在我们面前,学员们动若潮水,静如磐石,快慢相间,把少林拳的刚猛,太极拳的阴柔完美地结合起来。随后,100余名学员手持少林棍,飞奔穿梭在队伍中间,组成方阵进行少林棍法表演。

滚滚黄河,奔腾澎湃;龙的传人,屹立世界。由660名学员高举绸带组成的五星红旗和奥运会旗,上下翻动,激荡起伏,1200名学员也变换组成了“为国争光”四个大字,彰显出了集团全体师生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和对伟大祖国的无限忠诚与热爱。

看到如此壮观的表演,来自丹麦的本杰明·拉托奇发出惊叹的感慨:“他们表演得太棒了,太让我感到震撼了,我一定要把他们的表演记录下来,带回去给朋友们看。”

像本杰明一样的外国宾朋还有很多,无论来自哪里,无论什么肤色,他们都有统一的表情“惊叹”,都有统一的动作“拍摄”。《少林魂》用磅礴的气势演绎了少林武术的精彩,而万人武阵也用精湛的表演“醉”倒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

九九归一和为贵

伴随着小沙弥敲打的木鱼声,15:30,嘉宾行至少林寺山门前。在这里举行的“九和天下”仪式更是将整个迎宾活动推向了高潮。禅武结合是整个仪式的表现主题,主要体现由武林步入禅境的过程。仪式分为:祈和愿、听和钟、悟和境、启和门、举和步、颂和经、献和图、秉和烛、唱和平9个部分,表达出人类共同祈求“真善美”的愿望和世界和平、社会和谐、人类和睦的理想境界。

为了体现“和谐”这一传统武术的精神内核,在迎宾式高潮部分的“少林和天下”仪式中,小沙弥敲着木鱼唱诵《九和经》,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在少林寺四大住持、八大班首簇拥下,率众僧走下山门台阶,赠送给最尊贵的嘉宾。随后,全场吟唱《祈愿》,恭祝天下和平,“少林九和天下”大礼就此功德圆满。

这时,少林寺山门大开,来自世界各国的武术运动员、教练员、领队和其他观礼者分先后进入佛教、武学圣地——少林寺。少林寺山门入口处的15级台阶上人群最为密集,参加观礼的人们迟迟不肯离开少林寺山门台阶,目的只有一个——跟心仪已久的少林寺合影留念。

被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运动员和嘉宾包围的少林寺,汇聚着黑、白、黄、棕等不同肤色武术爱好者的梦想和笑脸,此时,这座千年名刹已不仅属于河南、中国,更属于全世界热爱武术的人……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许大桥 李焱 唐强 宋晔 丁友明 李利强 摄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