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郑·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郑市关爱
老年人大事记
尊老敬老
评 论
听老人讲幸福故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听老人讲幸福故事
空巢老人不空“心”光荣院里乐融融
老有所学,学而不倦。老年人不忘“充电”,学习知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一在中国广泛流传的名句,时时激励着人们友爱互助、共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已成为全社会的责任。发白如雪,弯躯似弓,睛若黄珠……当岁月的年轮深深镌刻在老人的脸上,我们蓦然地发现,有着精彩过去的老年人也拥有着一个幸福的晚年。

重阳前夕,记者走近老人们的生活空间,聆听他们的幸福故事……

这里,老人老有所乐

新郑市老年人服务中心宽敞明亮,阅览室、台球厅、书画台、门球场、健身房、多媒体教室、乒乓球馆一应俱全。

记者对这些先进的设施并不感到惊讶,而是对这里的老人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既有城市里退休的老干部,也有乡下的老农,更有暂居新郑的外籍老人,只要60岁以上,拿着老年证就可以随意享用活动中心所有的设施。

65岁的王进才老人是新郑市林业局退休职工,退休后猛地一下子享清福还挺不适应。从去年开始,他就隔三差五地来这里“充电”。他说,学习室每天安排的课程都不一样,有根雕、书法、医疗保健等,而每周四的微机课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熟练掌握电脑应用后,老人看个新闻、下个电视剧解解闲闷儿。

“我们小区的老人好多都来这里,门口有公交车,还可以自己蹬三轮车来,这么多好玩的、能学的,可带劲嘞!”王进才老人笑眯眯地说。

乔均喜老人住在距离这里20里地的观音寺镇王行庄村,农忙时在家种玉米、小麦,农闲时则每周坐公交车来活动中心练习太极拳。老人和该市的老年太极拳爱好者相互学习,回去再教给腿脚不便的老人,乐此不疲。

他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的老人每天都是蹲在太阳地儿下聊天,压根儿没敢想能和城里的老人一样有这样好玩的地儿。自从市里有了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这一政策后,来活动中心练太极拳就成了乔均喜老人的必修课。“现在俺们不分城里村里,都能来这里痛痛快快地玩。”

空巢老人不空“心”

村头儿是车水马龙的大马路,小院里独坐着75岁的马留兴老人。曾经,漫长的白天,没有子女陪在身边的他,最喜欢做的事便是坐在村口往外看,盼望能看到儿子熟悉的身影。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马留兴归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后,庄稼地里忙活了一辈子的马留兴老人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份“退休金”。“今年政府又给俺提高了标准,一个月95元钱。”老人说,对于年轻人来说,95元可能一天就花完了,可对他自己而言,这是一份保障、一种依靠。

伴随着免费乘车、免费体检等更多老年人服务纷至沓来,老人爬满皱纹的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哪儿不得劲,医生都给俺记着呢,药咋吃、检查啥时候去,他们都到家里通知。”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马留兴这位“空巢老人”不空“心”,幸福指数不打折。如今,他和老哥们闲暇时候一起进城遛遛弯儿、到集市凑凑热闹……

光荣院里乐融融

在新郑市光荣院里,生活着20位曾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如今,硝烟早已散去,当年的年轻战士也已变成耄耋老人,在光荣院里享受着温暖的晚年生活。

近日,记者走进光荣院,几位老人正坐在院子里的长椅上,晒着太阳,享受秋日阳光的温暖。85岁的张福来老人又讲起了他的“英雄事迹”,一旁的护理员、同屋的老战友和记者一起,共同感受着他与战友的手足之情、占领高地的激动和胜利的喜悦……

末了,老人感叹:“我们这些老兵在光荣院里过得很好,你看我,牙口都挺好。这里吃得好、住得好,还经常有人来看我们。”

前不久,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的志愿者来到光荣院,帮老人们打扫卫生,听老人们讲战斗故事,还表演了节目。“后来那些孩子们让我也演一个,我就唱了首当时的民歌,他们都没听过,觉得很稀罕。”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高校的学生、部队的官兵、单位的职工还有一些个体商户逢年过节都会来看望老人们,甚至还有全家齐动员的。

不怕人老,就怕心老。如今,老人们有了不少“听众”,话多了,精神就好,就当自家来亲戚一样地热情欢迎。

慈善日,光荣院里的老人也自发拿出抚恤金捐款,贡献了一份微薄而又珍贵的力量,用张福来老人的话讲:“有这么多人关爱咱,咱也得献出自己的爱心不是?”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