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做强旅游节庆品牌的思考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着力点
顺路吃海鲜
政治体制改革:
终结官本位 回归民本位
『中国式养老”还得政府多作为
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助力郑州都市区建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政治体制改革:
终结官本位 回归民本位

政治体制改革:

终结官本位 回归民本位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两拨“官员下海潮”和一拨“官员上岸潮”以及持续的“公务员考试热”,标志着曾经一度淡化的官本位现象在当今中国又现回潮之势,并且愈演愈烈。

在人民论坛杂志所做的问卷调查中,65.8%的受调查者认为当前官本位现象十分严重;68.5%的受调查者择业时优先选择“党政机关公务员”。

官位为何如此让人着迷?有受调查者的观点或许表达了部分人的心声:因为当了“官”,就能够“仙及鸡犬”,就能够衣锦还乡,就能够光宗耀祖,就能够受人尊敬。正是“当官”后的这种丰硕收益吸引了不少人为之奋斗。人民论坛杂志的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官迷”迷“官”原因前三位是“灰色收入多”、“权力效用大”、“社会地位高”;而“为人民服务”选项却落在后面。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与“官本位”并行不悖的是“民本思想”,如《尚书》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等。

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程,从“为人民服务”到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无不凸显出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始终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而当一个社会一切决定于官、一切听命于官、一切为了做官,“官”成为支配社会生活的核心要素时,必然会严重阻碍我国政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加剧政治腐败”、“危害党的执政基础”、“损害干群关系”。

如何破解官本位,让党政干部回到群众中间,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民论坛杂志约请多位专家进行深层解析。

有专家表示,中国官本位思想之所以依然存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我们的制度包袱沉重。只有从制度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入手,才能真正破解官本位难题。

有专家建议,防止和根治官本位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官员与其他职业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从利益分配层面引导社会形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官民一致、以民为本的理念。

有专家指出,实行“官位”开放,进行公开选拔、公开竞选,使“民”可以考官、罢官,从体制层面真正把“官帽”、“官运”交给人民群众,就必然会从民畏官变为官畏民,从“官本位”变为“官本分”。

党的十八大将开启新的征程。终结官本位,回归民本位,不仅是民众的期盼,也是时代的要求。我们相信,让党员干部回到群众中去,让“为人民服务”真正成为时代强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更加广阔。 人 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