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巩义市检察院:“小网格”里监督大项目
十大工程发力 构建畅通路网
市领导赴登封
调研定点帮扶
我市高级研修班
在清华大学开课
十八大新闻中心将从
11月1日起对外接待服务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十大工程发力 构建畅通路网
——畅通郑州十大工程建设综述
三环快速化工程方案图
中州大道快速化工程示意图 新增跨线桥 新增下穿隧道 新增互通立交

本报记者 裴其娟 张丽霞

近年来,道路拥堵问题已成为郑州上下关注的焦点。为此,市委、市政府把畅通郑州工程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并于9月7日公布了《畅通郑州白皮书》,确定实施畅通郑州十大工程。十大工程点多面广,为什么要实施这些工程?工程概况如何?市民怎么看待?工程当前进展如何?本报今起推出《十大工程 畅通郑州》栏目,对市民关注的问题逐一进行深度报道,敬请关注。

按照中原城市群“一极两圈三层”的空间布局,郑州将建设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国家一级综合交通枢纽,依靠“铁(路)公(路)机(场)”等多种交通方式的便捷运输,形成对中原城市群及河南省周边地区的有效覆盖,提升郑州市中心城市的带动力、凝聚力和辐射力。

要实现这一目标,郑州不得不正视日益凸显的交通拥堵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省会郑州的人口规模和车辆数量快速增加,加之基础设施欠账较多、道路资源有限、交通组织管理滞后等因素制约,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交通不畅,谈何发展?

畅通郑州工作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去年,省委书记卢展工到郑州调研指导畅通工程建设工作,今年2月13日针对畅通郑州工作又作出了“重在持续;以民为重、公交优先优惠;讲究科学、统筹、协调;争取社会理解、支持”的重要指示。

巨大的压力,化为市委、市政府畅通郑州的一个个具体行动:

2010年年初,全面启动畅通郑州交通综合整治工作。当年投资195亿元,用于轨道建设、十字快速通道、路网支线打通、拥堵路口改造、人行天桥建设、63处积水点改造等畅通郑州工程112项,目前已竣工58项。

2011年,郑州市持续实施畅通郑州工程。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打造畅通郑州的思路更加明确,不仅把实现“域外枢纽、域内畅通”目标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9月7日还正式公布了《畅通郑州白皮书》。决定从实施畅通郑州十大工程、落实综合交通管理十项措施、推进中心城区功能外疏等方面着手,实施综合性治理,力争用三年时间,使郑州中心城区通过“环形+井字”快速通道和次干道、支路网建设,都市区通过10条快速廊道、16个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项目建设,初步形成功能完善、级配合理、运行高效的路网结构,交通拥堵状况得到较大改观。

畅通郑州十大工程目标已经明确——

2013年年底前地铁1号线一期竣工并投入运营,开工建设5号线、1号线二期、2号线二期及3号线部分工程;

三环快速化工程力争2014年建成投入使用;

京广快速路二期工程年底开工建设,2014年投入使用;

陇海路高架快速路工程2012年完成前期工作,2014年底竣工;

开工建设金水路、花园路准快速化工程;

实施16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工程,提高出入市速度;

开工建设市域内10条放射性快速通道,年底前实现5条在建项目通车目标,2014年10条快速通道全部通车;

实施“两环十七放射”生态廊道改造提升工程,达到“公交进港湾,行走在中间,辅道在两边,休闲在林间”的交通景观效果;

三年计划修建175条道路,进一步完善路网;

2012年完成5万个停车位建设,三年内累计新增停车泊位12万个以上。

宏伟蓝图,变成现实绝非一日之功。

急管繁弦,更需凝神聚力百倍投入。

打造畅通、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是省会各级各界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心愿,需要全市上下不懈努力,齐力攻坚。

今年来,市政府多次召开协调会,对畅通郑州十大工程投资、建设等问题逐一研究解决。

协调畅通郑州十大工程各指挥部勇于担当,多方督导。

不少基层干部奔波在一线,讲政策、做工作。

无数群众放弃眼前利益,为了城市的发展告别故土,重建家园。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畅通郑州十大工程热火朝天,凯歌频奏——

京广快速路一期于4月竣工通车,市区新增一条南北方向的快速通道,令人交口称赞。

轨道交通一号线中原路、人民路等工程基本完工。

市民期盼多年的陇海路高架终于进入实施阶段。

停车场新建泊车位4.5万余个,其中公共泊车位19858个,接近年度目标。

已开工建设市域各类道路1500公里,“两环十七放射”道路沿线增添新绿近90万平方米。

……

畅通郑州工程全市关注,解决交通拥堵众志成城。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下,畅通郑州十大工程定会取得新进展,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