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郑州地铁 渐行渐近
亚欧大陆桥沿线城市
代表聚郑座谈人大工作
下阶段集中
查处五类车
市领导昨调研督导
高新区四季度工作
《新密变局》系列报道之破壁之变
何平感言
在“困”与“变”中求索
在“破”与“立”中转身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乡村变身田园都市
《新密变局》系列报道之破壁之变

本报记者 张 立 通讯员 马晓怡

新密乡村正在变成一座座田园城市。2011年10月,国家级的河南特色“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高层论坛在新密举办。出席论坛的专家在参观完新密的新型农村社区后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新密模式代表了我国都市地区统筹城乡的发展之路。”那么,被专家们一致肯定的“新密模式”,精髓是什么呢?新密市委书记王铁良一语道破:“就是要让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一纸《新密市“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空间布局规划纲要》,对新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蓝图做了这样的描绘:按照“尽量向城市集中,尽量向城镇集中,尽量向中心社区集中”的原则,推进“合村并城”“合村并镇”“合村并点”,把全市303个行政村合并为89个新型社区,其中71个并入14个城市社区,83个并入19个镇区社区,其余149个合并成56个新型农村社区,同时最大限度地搞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最大限度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撬动经济转型。

新密人是这样设想的,更是这样实施的。近两年,新密市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推行新型城镇化,目前,全市已经建成社区36个,建成农民新居2.1万多户,已入住6400户2.8万人。一个个高标准规划的新型社区破地动工,一幢幢现代化设计的高楼拔地而起,一批批新生代农民告别脏乱差的农家院,入住有绿地、有物业、有社区服务中心的居民小区,用上了暖气、天然气。面对几代人做梦也没想到过的幸福光景,他们深知,是市委确定的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战略打破了城乡差别的壁垒,改写了他们的人生。

最明显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变。通过推进合村并城,市区建成区以外、规划控制区范围以内的村庄居民,住进了现代化城市社区;通过合村并镇,中心镇周边相近的村庄的居民,集中安置进了中心镇新建社区;通过合村并点,不同村的居民搬进了同一个社区;通过移民搬迁,全市35个贫困村群众分期分批入住河南省扶贫开发样板工程——袁庄移民扶贫开发区。新密农民以他们各自不同的方式,实现着从传统农民到城镇居民的蜕变,“新型社区是我家,农村不比城市差”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同时被改变的,还有生产方式。新型城镇化在新密绝不是简单的农民“被上楼”,而是一项具有“百年意识”,关乎农村发展、农民出路的系统工程。利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腾出来的土地,新密市在每个乡镇镇区附近规划创业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园,通过实行土地流转或入股,壮大产业规模,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型农业转型,一家一户单兵作战的小农耕作模式被彻底革新。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起步较早的来集镇王堂村,通过新村建设整理出的土地上,已经集中种植了冬桃、油桃、葡萄等高效林果产品近千亩,村里还牵头成立合作社,成了远近闻名的特色高效林果种植基地。

收入方式的改变最令人惊喜。新型城镇化的推行改变了传统农民“土里刨食”命运,“就近务工得薪金,土地流转得租金,土地入股得股金”成为新型农民的收入来源。“80后”小伙、来自超化镇新区的周云算了一笔账:他自己在家门口的企业打工,每年轻轻松松赚三万多块,家里3亩多地全部承包出去,每年又能多赚三四千!“过去,村里的年轻人都喜欢出去打工。但现在村里建得这么好,又有活干,钱也挣得不少,谁还往外面跑啊?”小伙子的感慨代表了大多数乡亲的心声。

目前,新密的城镇化率已达46.91%,初步构建了“中心城区—新市镇—新型社区”三级新型城镇体系,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同时,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齐头并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