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城市表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幸福
找理由
简朴的快乐
留一点停顿给自己
诗意地生存
炉边师生情
一个孩子的战争
斗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炉边师生情
刘荣昌

前些日子,偶尔经过母校,我上学的时候它还蜷缩在小胡同里,近些年,由于城市规划改造,已经处于大马路边的显赫位置了。那一天,我走进她的怀抱,除了感到亲切,还从现在的校长——我曾经的数学老师那里,知道了做了我三年班主任的傅老师的地址和近况。

小学时,因为家离学校远,中午不是在学校门口的小饭馆吃炒饼或者包子,就是带饭。到了冬天,妈妈经常蒸白菜馅的小包子,因为皮薄馅大,放到学校的锅炉房去熥,总是感觉不好吃。

傅老师三十多岁,一头浓密的黑发,脸庞红润清秀。她在我第一次熥完包子在教室里吃的时候,就看出了问题,忙对我说:你下次再带包子来,不要熥了,我在办公室的炉子上给你烤一烤吧,那样会很好吃。

那个时候,在寒冷的冬季,老师的办公室里是生着煤球炉子的,用以取暖和烧开水。

从那以后,每次我带了包子,傅老师就把它们放到炉盖上,拿筷子来回翻动,直到把一个个包子烤得两面金黄,我吃起来特过瘾!傅老师帮我烤包子时是那样的耐心和细心,我现在仍然可以回忆起,她很认真地为我在炉盖上一个个翻包子的情形。

据别的老师说,傅老师因为家远,每天要起得很早,所以傅老师在中午总是要休息一会儿的,但是,每当我带包子时,她就要给我把包子热上大约二十几分钟,自然,也就休息不了了。

那时候,我也很争气,门门功课在班里都是第一名,老师对我好,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觉得,那个时候,我和傅老师之间的感情很亲近,我们有时还会开玩笑,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她老批评我的脖子黑,像是尼泊尔(泥脖耳)人。

在我们小学5年级上半学年结束时,傅老师要到进修学校学习了。我代表班集体,到文具店买了一支钢笔,并请人刻了字,送给她做留念;还买了一盒胶卷,我们和傅老师一起照了好多照片。我们也很快毕业了,上了中学后,因为很少回去,便没了她的消息,一晃二十几年过来了,真如白驹过隙。

在这个初冬,我又想起了那样一个画面:办公室里,炉火正旺,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正温柔地把一个烤得焦脆的包子,用筷子夹给站在她面前的那个黑黑瘦瘦的男孩儿。男孩儿用手接住,贪婪地放进嘴里,还吱吱啦啦地叫着烫,老师就笑着说,你慢一点吃,还有呢!

我想一定要尽快去看看傅老师,也许当她见到我时,根本就对我没有了印象,也许她现在已是满头白发。但无论如何,我想,当我对她说,傅老师,我就是您在二十几年前给烤过包子的那个淘气的男孩儿时,她一定会记起来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