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乔普 通讯员 童小鹏
“上街区坚持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重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好党风廉政教育、注重发挥查案治本功能、深入推进机制制度创新,全区经济发展环境持续改善,连续5年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形成了公车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监事会等一些具有上街特色的经验做法。”在上街区,区委副书记李建伟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该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积极探索。
规范权力运行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全市已经全面推开,上街区如何谋划起步?李建伟介绍说,通过对自身情况的综合分析,他们认真总结了上街区的几个长处:社会环境好,廉政文化氛围浓郁;工作基础好,全区没有发生过重特大违法违纪案件;全区单位少,工作便于铺开,更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全覆盖等,为此实行了“三步走”。一是选取区法院等单位先试先行,形成亮点;二是深化调研,积累经验,树立典型;三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形成各具特色的防控做法,实现了风险防控工作的良好开局,取得了初步成效。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建设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找准切入点,是推进工作的关键。上街区把风险防控与作风、效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权力运行机制的完善,着力提升决策、协调、执行“三个效率”,健全决策机制、协调机制、问题反映机制、督察机制、反馈机制、手续办理机制、落实追踪机制等“七个机制”,不断提升机关效能建设水平,同时加大治庸治懒力度,加大对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明察暗访,强化问责,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效率低下、推诿扯皮、落实不力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
谈到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际举措时,李建伟表示,在推进这项工作过程中,上街区严格实行“3+4+4”的工作模式:在全面防控的基础上,突出“三个重点”(重点领域、重点对象、重点环节)。抓住“四个关键”,即编制职权目录,彻底摸清权力底数;完善风险等级管理,实行风险动态预警;紧密结合实际,增强措施实效性;推进权力公开运行,增强工作透明度,确保权力的规范运行。完善“四项机制”,即建立实时动态监控机制、风险预警机制、风险动态管理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发现各种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纠正偏差,防止酿成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