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海阔天空好扬帆
听社区居民热侃新变化
科教新城累计
入驻项目41个
郑州部署党报党刊发行工作
两环十七放射 打造生态廊道
十八大报告征求党外人士意见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听社区居民热侃新变化

本报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刘艳亮 柴 丹

今年41岁的段建奇, 是金水区文化路街道办事处关虎屯社区第三居民组副组长,家住国贸新领地院内27楼。

7年前,他的家在花园路和农业路交叉口的国贸360广场:“临街三层小楼,大家庭21口人,连住带租500多平方米。”段建奇记忆犹新。沧海巨变,一切缘起于2005年那场城市革命:城中村改造。

说起新变化,话匣可真长,那得掰起手指头好好说道说道——

先说住,段家由原来的500多平方米扩展到现在的640多平方米,宽敞亮堂。

再说环境,“原先的村容村貌,电线如蜘蛛,老鼠满街跑,那个脏乱差,简直没法提。”回首过去,段建奇脑子里顿时像放幻灯片一样清晰如昨。时值初冬,段建奇触景生情说,那时候,到了这个季节,得赶紧买煤球、存煤炭,全家人要靠土锅炉取暖过冬。现在,天然气、暖气啥都有,你想吧,想到的有,想不到的也有!

最后说说进项,得益于城中村改造,昔日的西关虎屯是农村变市区,农民变市民,平房变高楼,人人是股东。记者指着社区办公楼门口的“第三居民组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探问究竟,段建奇解释说,城中村改造时,原村民组原始积累下来的固定资产评估作价后,所有村民都是股东,每年分红就人均万元左右。改造前,段建奇家的门面房出租,一年进项五六万,现在都猛涨三四倍呢。

谈变化,看发展,西关虎屯村的老少爷们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你看,租房户多了,我现在既是管理员又是收费员,整个一大管家啊。”60岁的丁二庄插话说。一旁的许大姐可擅长总结:“一句话说到底,改造比不改造好。”

说完小家的幸福,再说说大家的快乐。老丁发言了:“原先俺大队部就300来平方米,开会、娱乐甚至操办红白喜事儿都搁那儿,简直就是一个‘多功能厅’,你再看看现在的条件?”在四楼居民组640平方米的办公所在地,就有会议室、健身室、图书室、孕检室、电教室,一个都不缺。

谈变化,看发展,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2005年,西关虎屯被市政府列入首批城中村改造试点,从此,西关虎屯开始了变身为国贸中心的浴火重生之旅。在文化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李长虹告诉记者,开发商在西关虎屯这68亩的土地上投下了15亿元,核心地区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2011年实现区级税收1022.8万元,今年1至9月实现区级税收748.67万元。更为可喜的是,世界500强星巴克、和记黄埔麾下的屈臣氏公司先后入驻该商圈,加大了商圈的贡献系数,商圈楼宇2011年实现区级税收623.2万元,今年可望达到923.61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905个。

西关虎屯与胜岗村仅仅一路之隔,亲戚搭亲戚,西关虎屯的巨变可谓口耳相传。胜岗人眼睁睁看到了城中村改造的魅力,所以,今年他们的拆迁改造,一路坦途——“从7月16日,进村入户做工作到村民百分之百签订协议,用时仅仅30天,而且无上访,无‘钉子户’。”李长虹作结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