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郑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
项目接受考评验收
驻郑省政协委员视察
新郑新型城镇化建设
桑乐太阳能一期工程投产
到村任职全覆盖 真抓实干促和谐
满怀信心 迎接党的十八大
“三化”协调发展引领新跨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三化”协调发展引领新跨越
新型工业化
转型升级、产业集聚 新型农业现代化
粮食安全、农民增收

本报记者 陈 扬 高 凯

一座城市,若把“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统筹协调,那她的发展成果无疑将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一座城市,若把“幸福”作为愿景来谋划,那她的发展无疑充满盎然的生机和活力;

一座城市,若把“创新”作为行进的方式,那她的进步无疑充满了裂变般的动力与聚变般的成效!

从“一办十中心”到“十个所有惠民生”,从“三大主体”到算好“六本账”,新郑市“抢抓机遇、持续求进、突出提升、务实发展、创新惠民、积极作为”,一幅以“民生”为根本、以“幸福”为愿景、以“创新”为思路,以“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为引领的和谐画卷,正在郑韩大地徐徐展开!

新型城镇化

城乡统筹、和谐一体

“5、3、2”是一个让新郑人提起来就感觉幸福的字眼。所谓“5、3、2”计划,就是以乡镇为单位,制定5年、3年、2年计划:薛店作为“三化”协调示范区,制定2年行动计划;龙湖、孟庄、郭店三个乡镇以及梨河镇、中心城区新区和新港产业集聚区等重点推进区域,制定3年行动计划;其他乡镇制定5年行动计划。这意味着,“住进新社区,享受城市生活”的梦想,不再遥不可及。

不仅要住进新社区,更重要的是享受“新服务”。新郑市延伸城市功能,让将来住进新社区的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就学、就医、养老、购物、就业的便利。届时,过去一年到头和土地打交道的农民,只花1个月到田间从事耕作,一年里其余11个月在城镇生活就业。

一个个陆续动工的新型社区如一颗颗明珠点缀在愈加美丽的新郑“锦缎”上,而交通道路和生态廊道的建设,更如一条条彩带,在串起美丽明珠的同时,也飘舞成联系郑州及四面八方的纽带。可以想象,未来的新郑,有建筑的地方都是现代化的城镇和园区,没有建筑的地方是生态廊道、高标准农田和都市型农业生产区:一个自然之美、城乡和谐的现代化田园城市正悄然而生。

新型工业化

转型升级、产业集聚

看现在,望未来,在新郑北部的龙湖宜居教育城,总投资650亿元的华南城正拔地而起;在新郑东部的新港产业集聚区,中储粮、好想你、雏鹰农牧等企业“大腕”云集,一个全省最大的食品烟草基地正逐步形成;加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建设,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巩固国内最大水针剂生产基地优势,一个省级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也已规模初具……

产业是城市的动力之源、发展之基。新郑市结合自身实际,发展工业“因地制宜、因情施策、注重科技、注重生态”,坚持产业体系向“三主三辅”转型、产业布局向集约集聚转变、产业升级向循环经济转化,坚持做大总量和优化结构并重,一个“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新科技与新产业融合”的现代新型工业体系正在崛起。

新型农业现代化

粮食安全、农民增收

无论任何时候,“钱袋子”也不能取代“米袋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农业抓农业没有出路。新郑将如何谋划发展现代农业?

从农业综合开发入手,促进粮食优质高产。新郑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广科学技术,实现“田成方、树成行、路成网、渠相连、井通电、旱能浇、涝能排”的美丽景象。

从规模化经营入手,着力打造高效农业。该市依靠龙头带动、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万亩蔬菜基地、万亩良种培育基地等,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美丽可以憧憬,幸福近在眼前。该市通过走“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三化’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一个新兴的新郑正在中原崛起,一座新型的现代化城市正在从愿景走向现实。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