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构建多学科协作防治体系 为肿瘤患者撑起一片天
以将扩大加沙地带军事行动
东盟2015年底建立共同体
中国航展珠海落幕
坚持以人为本 推动科学发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构建多学科协作防治体系 为肿瘤患者撑起一片天
市九院依托“郑州片医”平台着力提升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院长 白建林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我省更是肿瘤高发区。而对于不少肿瘤患者来说,美国撒拉纳克湖畔一墓志铭上“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尤为恰当。

如何进一步规范全市癌症疼痛治疗管理,让治疗后的肿瘤患者回归社区、家庭更好康复治疗?11月9日,由市卫生局主办,市九院承办的全市姑息治疗与临终关怀暨癌痛规范化治疗学术会、全市社区片医岗位培训会议举行。今后,全市7000余名片医将接受姑息治疗和癌痛规范化治疗培训。

这意味着我市将借助片医“根植社区基层,联系千家万户”的优势,逐步探索开展社区门诊姑息治疗、居家临终关怀服务等项目,让各种疾病终末期患者,特别是癌痛患者,逐步享受到家庭—社区—医院无缝隙的医疗护理服务新模式,形成一个在肿瘤学专家指导下,以社区医护人员为核心的多学科协作防治肿瘤疾病团队,让更多癌症患者摆脱癌痛,生存更有质量,生命更有尊严。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郑州市老年病医院、河南省红十字郑州医院)始建于1969年,是一所集医疗、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国家“区域性老年医养中心”。是省、市、区、铁路医保定点单位,全省新农合定点直补医院,国家区域性老年医养中心。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拥有职工800余人,高中级职称200余人,开放床位1200张。医院设有老年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代谢科、血液科、肾内科、康复科、精神心理科、姑息治疗(肿瘤)暨宁养关爱病区、ICU、普外、脑外、骨科、泌尿外科、颈肩腰腿疼(椎间盘、关节病)专科、肛肠外科、妇产科、皮肤科、中医科、眼科、五官科、体检科、麻醉科等20多个临床科室、5个医技科室、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及两个领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拥有德国西门子公司Avanto1.5T磁共振、美国GE公司螺旋CT、日本富士CR成像系统(FCR-XG5000)、日本东芝公司胃肠机等各类高科技大型诊疗设备百余台。近年来,医院获得了国家级、省市级多种先进称号。

构建多学科协作防治体系 为肿瘤患者撑起一片天

市九院依托“郑州片医”平台着力提升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本报记者 周 娟 通讯员 史宝库 文 本报记者 丁友明 图

姑息病区踏实起步

“姑息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倡导‘陪而不护’的护理理念,患者家属只承担精神陪伴,临床护理和生活护理由医务人员承担。目前这一理念在欧美发达国家十分盛行,而在我国还处于蹒跚起步阶段。”当日上午,市九院姑息治疗暨宁养关爱病区学科带头人李玲的深入讲解,让来自商都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片医王灿珍,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并了解了姑息医学。而此前,面对社区的肿瘤病人,她和不少片医一样,很多时候只能束手无策。

2011年,在李玲博士带领下,市九院创建了我省首家姑息治疗暨宁养关爱病区,成为河南省首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省卫生厅推荐的河南省癌痛治疗示范基地,也是目前省内唯一能够综合使用内外科综合手段治疗中、重度癌症疼痛的专科。

目前,该院是德国BBRAUN在河南唯一授权进行Port catheter system手术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技术合作伙伴。同时取得德国BBRAUN在河南省唯一的技术授权合作协议,并与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附属BIMC医院姑息治疗暨临终关怀中心签署技术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癌症疼痛治疗。

“郑州片医”助力推广

面对庞大的肿瘤患者群,仅凭医疗机构姑息护理的力量显然不够,让广大基层社区医护人员掌握姑息治疗和癌痛规范化治疗知识,开展社区门诊姑息治疗、居家临终关怀服务等项目应运而生。

作为全国标杆,我市“社区片医负责制”已实现全覆盖,借助这个完善的护理体系,专业的姑息治疗理念必将被广泛推广。

当以医院肿瘤专家为指导,社区片医为核心的多学科协作团队逐步形成后,更多的“留守”肿瘤患者将会享有专业的医疗护理和人文关怀。市九院院长白建林表示,该院今后将借助“郑州片医”这个广阔平台,大力普及姑息医学相关知识,规范癌痛治疗管理,提高癌痛治疗水平,更好地促进我市肿瘤疾病的防治工作,并架起医院与社区之间的桥梁,做好延伸服务,让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回归社区逐步成为现实。

“这是围绕‘为民卫生、效能卫生、公平卫生、和谐卫生’目标,推进全市片医负责制‘十进社区、十进农村、十进单位’工作,提升片医专科技能及整体素质,扩展服务内涵,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助力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市卫生局局长顾建钦评价说。

打造无缝护理模式

目前,姑息治疗在欧美蓬勃发展,从家庭到社区、到医院,都能够为患者提供全程的医疗护理服务和人文关怀。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我国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大量患者得以回归社会,回到社区。如何提高广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顾建钦表示,目前我市的片医片护进社区模式已达到全覆盖,今后借助片医“根植社区基层,联系千家万户”的优势,着力提升社区片医的姑息治疗技能,逐步探索开展社区门诊姑息治疗、居家临终关怀服务等项目,让各种疾病终末期患者,特别是癌痛患者,逐步享受到家庭—社区—医院无缝隙的医疗护理服务新模式,形成一个在肿瘤学专家指导下,以社区医护人员为核心的多学科协作防治肿瘤疾病团队,让更多癌症患者摆脱癌痛,生存更有质量,生命更有尊严。

小片医,大健康。对于创建无缝隙的医疗护理服务新模式,副市长刘东高度评价说,当前我市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面临的健康问题日趋复杂。市九院选择“医养结合”的老年病医疗特色,专业发展方向很好,尤其新成立的姑息治疗暨宁养关爱病区,不仅满足了我市居民日益增加的健康需求,更是造福广大肿瘤患者及其他疾病终末期患者的大爱义举。希望医院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在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积极探索更符合我国肿瘤患者的癌痛评估体系和系列诊疗项目,使各种疾病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提高,为全市卫生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