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聂春洁 通讯员 陶 荣
自从踏入河医南社区,就不断有人向记者提起修车师傅郭占喜,称他为“家门口的好人”。义务打扫卫生,帮老人买菜,院里人修车免费……站在郭占喜的修车铺旁,不等记者提问,几名居民就自动围了过来,争相讲起郭占喜的好事。
今年46岁的郭占喜是名外来工,老家在安阳滑县,上世纪80年代末到郑州,一直租住在中原路79号院。刚来时郭占喜在中原路上的书店打工,后来就在院门口修车。79号院是个杂居院,没有物业,不知道从啥时候起,郭占喜就自觉当起了院里的义务保洁员。社区工作人员说,只要有郭占喜在,79号院的卫生就不用社区操心。
院里居民告诉记者,刚开始还有人打趣郭占喜,说他找到了兼职,后来从社区得知,他做这些都是义务的,“老郭就是嘴笨,做了好事不愿说”。郭占喜还是个热心人,无论是院里居民还是过路人,只要找他帮忙,他从来不拒绝。院里一些老人腿脚不好,买菜经过郭占喜的摊位时,向他抱怨,郭占喜接过菜篮子就去把菜买回来,还帮忙提上楼,后来老人们需要买东西都找他。“买菜找他,搬东西找他,跑腿办事找他,连有的老人生病住院,都是找老郭帮忙背下楼。”几名居民笑着说,社区每年开展学雷锋活动,老郭都慌着参加,“我们都说你还学啥啊,你就是咱们院门口的活雷锋。”
不过,让郭占喜说起来,他做这些都是出于感恩。郭占喜说,自己在这院里住了20多年,房东知道他家里困难,从来没涨过房租,他也从不用买衣服,身上穿的都是院里人送的,“他们没拿我当外人,我跑跑腿、干点儿活又算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