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二七区以网格管理助推发展改善民生
文化碰撞才能永葆艺术青春
到基层创作
更多更好作品
中国文联中国舞协文艺
志愿者在我市慰问演出
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大主体”工作
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大主体”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努力开创郑州都市区建设新局面

本报评论员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贵在行动,关键在做,关键在结合实际去做,关键在结合当前开展的各项工作去做,具体到我们郑州,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大主体”工作。

新型城镇化引领、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以网格为载体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建设的“三大主体”工作,解决了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做的问题,科学相连,三位一体,是郑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探索,是郑州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是郑州人民肩负“挑大梁、走前头”的使命和责任之下的生动实践,是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有力抓手,是必须要做、不得不做的事情。

“三大主体”工作符合十八大精神。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个论述抓住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要害,指明了破解“三农”问题的方向,新型城镇化引领的探索和实践符合这一科学论断。十八大报告指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我市提出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与这个论述的精神实质是完全一致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我市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的“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建设,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种积极探索,其实质精神与这个论述是吻合的。

应该说,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克难攻坚,戮力前行,“三大主体”扎实推进,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为下一步工作的深化、提高、完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成绩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局面,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东风,振奋精神,一鼓作气,努力开创推进“三大主体”工作的新局面。

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深对“三大主体”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做一个明白人,做一个清醒人。当然,认识的统一有一个过程,有一个深入的过程,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但,这并不是说你想透了再干,而是边干边学习,边干边统一,边干边提高,这里面还有一个组织纪律问题,还有一个坚决执行的问题。

要进一步下定决心,坚定信心,不为非议所惑,不为困难所动,坚持不懈,奋力前行。目前,由于各项工作的坚实推进,效果已经初步显现,而且只是开始,坚持下去,并以更高的标准,不折不扣地落实,不走样,不变形,一两年之内郑州一定会有耳目一新的变化,信心来自于实践,信心更让我们坚定决心。

推进“三大主体”工作,行动要快,大刀阔斧,雷厉风行,这是市委领导同志一贯坚持并大力倡导的工作作风,要抓住时机,把握重点,科学实施,讲究效率。抓工作要有一种紧迫感、危机感,时日必争,分秒必争,不推诿,不扯皮。干工作一定要会蓄势、借势、用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一定会势如破竹。

推进“三大主体”工作,要大力弘扬“韧”的战斗精神,注重持续,锲而不舍。“三大主体”工作,任务繁难,千头万绪,困难很多,压力很大,绝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长期的奋斗、拼搏,这样就需要“韧”的战斗精神,心无旁骛,务实重做,不投机取巧,不好高骛远,推动工作向具体拓展,向细处延伸。力戒形式主义,力戒大话空话,坚韧不拔,一步一个脚印,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效果不松劲。

“打铁还需自身硬”。推进“三大主体”工作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要在这一战场上锻炼干部、培养干部,事业造就干部,干部推动事业。那些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该提拔的提拔,该重用的重用,对那些不努力、不敬业、不作为、乱作为、混日子、甘于平庸的干部,坚决予以调整。在全市形成浓厚的干事创业的氛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凝心聚力,一心一意研究问题,一心一意谋划工作,一心一意推动发展。

“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紧要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重大啊!”这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最后一句话。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大力推进“三大主体”工作的今天,再重温这句话,仍然能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