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2版:要闻综合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讯(记者 王红)6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现场推进会,要求全省城乡幼儿园建设要合理布局,不得用财政资金建设高收费的豪华园,确保明年全省七成以上幼儿园达到办园标准。 毛入园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启动以来,全省各地通过新建、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增设附属幼儿园等多种举措,加快扩充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共完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119所,在建1724所。然而,由于我省人口基数庞大,2011年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虽然比上一年度增长了2.7%,达到55.5%,但和全国平均水平还相差6.8个百分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尚未实现“全覆盖”,城区公办幼儿园还存在“大班额”现象,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缺口仍然较大。 农村学前教育明年全覆盖 目前,全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已进入关键期,针对我省实际,下一步各地要着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规模,要做全覆盖、保基本。按照要求,各地要加大空白村的覆盖力度,构建县、乡(镇)、村三级多种办园形式并存的农村学前教育网络,保障所有适龄农村幼儿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都能就近入园。一方面,各地要建设一批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确保省内3万人口以下的乡镇至少有1所、3万人口以上的乡镇至少有2所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村级幼儿园建设。其中,新型农村社区和人口集中的大村,要通过新建或利用闲置校舍改建等途径实现独立办园;小村则可以联合办园、建分园或者增设附属幼儿园。同时,鼓励支持个人办幼儿园或学前班,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水平。 多建公办和普惠幼儿园 针对我省城镇化进城加快、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增多、城市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各级政府要努力缓解城市适龄幼儿“入园难”。各地要在新区建设中重视学前教育机构与小区开发同步建设;要千方百计扩大老城区和城乡接合部学前教育容量,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采取收回闲置、调剂用房、改扩建等方式扶持建设一批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各地要坚持“两为主”的原则,即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普惠性幼儿园为主,合理安排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园。 合理布局方便就近入园 省政府要求,各地在规划建设幼儿园时,要把学前教育布局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按照“满足基本需求、方便就近入园”的要求,合理确定幼儿园的数量、规模和区域布局,不搞上千人的大园,不得用财政资金建高收费的豪华园。确保到2013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1%以上;幼儿教师全部具备教师资格;70%以上的幼儿园基本达到办园标准,有效缓解“入园难”。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