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11
11
中原收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贾鲁河和魏河

朱坤杰

贾鲁河是流经郑州北部东西的一条重要河流。前身是战国时期开挖的鸿沟,魏晋以后称蔡河,北宋仁宗年间,和连为一体的闵河通称为惠民河。由于该河的重要性,宋朝皇帝曾派过一个善于治水的重臣曾公亮到二十里铺(现金水区二十里铺村)省耕。

元朝至正年间,黄河多次决口,郑州北部很多村庄被淹没,居民迁移他乡。元朝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贾鲁出任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征河南、山东15万民工和2万士兵,开始浩大的治理黄河工程。至十一月,大功告成,多年的水患被制服。为根治黄河水患,贾鲁在堵住黄河决口的同时,疏通了故道、开凿了新河道,这其中就包括今天的贾鲁河。此河修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字命名为贾鲁河。

1913年,前清进士魏星五等集资股金7万元,在今南阳寨村附近成立了贾鲁河水利公司。为扩大贾鲁河的灌溉作用,惠及两岸人民,魏星五率该公司在贾鲁河南边开挖了一条支流,人们就以魏星五的姓命名为魏河。新中国成立前魏河河道窄,两岸边种植了垂柳,每年暮春,万物复苏,河水清澈,小鱼出游,在河边你可以看到柳枝入水鱼登枝的美景。

当时魏河从老鸦陈流出,流向东北方的二十里铺村西,然后绕村北头,擦村边淌淌而东,河水常年在1~2个流量,可以浇灌该村上千亩耕地。民国中期,战争不断,贾鲁河公司倒闭,魏河河道缺乏治理,使得二十里铺等周围村庄水灾频发。

上世纪50年代初,魏河得到了统一的治理,挖深了河道,拓宽了河床,修筑了堤岸,使魏河具有灌溉和排涝双重功效,杜绝了水害。当时魏河水,丰沛清澈,没有污染,河里鱼虾成群,每到夏季,就成了孩子们洗澡戏耍、摸鱼捉虾的乐园。上世纪70年代初,为扩大灌溉面积,老鸦陈公社决定,将魏河河道向北挪移了二百多米。原河道废弃。

根据郑州市城市规划,2008年市政府决定将魏河拓宽至100多米,现已建成有绿地、湿地、瀑布、花草、树木的滨河公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