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新郑·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搬新家 过新年
计生奖励扶助金提高
基层风采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入选
中原经济区(河南)100名片
新郑动态
农家乐:让山乡人富起来
lf2c42
yun2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农家乐:让山乡人富起来

本报记者 沈磊 高凯 通讯员 王淳

在一片树木掩映之下,在一条道路峰回路转之处,会有一座富有特色的建筑忽然出现在你眼前,醒目的招牌告诉你,这是一座农家饭店。走进院内,窗棂下挂着成串火红的辣椒,墙壁上挂着金黄的玉米,中原特色十足的农家小院。这种富有特色的农家乐饭店如今已经成为新郑市具茨山管委会驮窑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驮窑村位于新郑市具茨山脚下,全村924口人,土地1510亩,退耕还林后,每家只剩少量的土地,于是外出打工成为村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随着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蜚声海内外,这个昔日寂寞的小山村逐渐热闹起来,每年来此的游客达数万人。丰富的旅游资源逐渐带动了周围农家饭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村民赵留定以前在镇上开照相馆,算是村里有见识、有经济头脑的人,看到农家饭店的逐渐红火,他相信农家乐在驮窑村肯定会有大发展。2009年他把干了二十多年的照相馆转给儿子,利用自己家开办起“轩辕农家乐”饭店。如今,赵留定的农家乐每年有近二十余万元的收入。对于这样的成绩,赵留定并不满足。“把农家乐规模扩大,品位提高,做成集休闲、旅游、食宿为一体的生态农家庄园”这是他的长远发展规划。

柴家小院是村民柴绪文今年3月开办的,是当地比较富有特色的一家。“单纯吃饭式的农家乐发展是很有限的,必须设法走产业化之路,把休闲、娱乐、观光和餐饮等项目结合起来,把产业链条延伸,驮窑村的农家乐才会发展得更好。”谈到下一步的打算,柴绪文颇有见地地说。如今,他的店里不但经营饭店生意,同时还经营当地特产,如手工粉条、柴鸡蛋等等,来这里吃饭的客人都喜欢买点带回去。

特别是近两年来,新郑市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按照“农户出资、政府补贴”的方式,从2012年开始,该市在三年时间内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技术培训等方式,大力扶持农家乐项目,对今年新发展的农家乐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给予5000元~20000元的扶持,对评为星级农家乐的,从 1星至5星,分别给予5000元~50000元的扶持。同时,为进一步规范农家乐经营管理,促进农家乐市场繁荣,变过去的“单打独斗”为“组团发展”,该市旅游文物局协调卫生、工商等部门为新开办的农户,统一办理健康证、卫生证、税务登记证等证照,并统一制作了农家乐标识牌和管理制度,为资金不太宽裕的农户统一配备餐具、消毒柜等用品,进一步提高了农家乐的档次和标准。

在驮窑村,像赵留定、柴绪文靠经营农家乐致富的群众比比皆是。目前,在驮窑村农家乐经营户已由2006年的两三家发展到现在的16家,一次可同时接纳千余人就餐娱乐。农家乐发展起来后,就近转移当地劳动力200余人。

驮窑村农家乐的快速发展,不但富了本村人,而且也乐了城里人!来到这里,告别了城里的灯红酒绿、喧嚣热闹,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美景。在美丽恬静的村子里,客人可以自己采摘山野菜,亲自下厨体验劳动的快乐。

农家乐的迅速发展壮大,同时带动了驮窑村柴鸡养殖、手工粉条等特色农业的发展。村民王买官就是柴鸡养殖户之一,他今年散养了600多只柴鸡,鸡蛋和鸡肉全部供应农家乐经营户,年可实现收入近4万元。

驮窑村以特色农家乐远近闻名,在农家乐的带动下,驮窑村人的生活正越来越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