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
朝着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前进
全市地税去年
入库超255亿
去年全市财政
进账逾600亿
旅游摄影大赛
作品市博展出
绿城万人长跑迎新年
魅力黄河播洒文明曙光
市政重点工程
元旦加紧施工
敢于担当 勇于作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魅力黄河播洒文明曙光
——关注“大生态、大黄河、大旅游”系列报道之三

本报记者 成 燕 通讯员 金 涛 郝宏伟

提起郑州,你会想起什么?是奔腾不息的滔滔黄河,还是高达106米的炎黄塑像?当央视一次次出现由这些核心元素组成的隽永画面,我们心头涌起无以言表的复杂情感。元旦小长假,不少市民举家来到母亲河畔拜谒炎黄二帝,许下新年美好愿望,在孩子幼小心灵中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城市是旅游发展之基,旅游是城市活力之源。这些辩证关系,生动诠释了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微妙关系,也让黄河、炎黄塑像等文化旅游符号成为海内外游客认知郑州、记忆郑州的最好载体。

迎难而上二次创业

上世纪80年代,在老郑州人的记忆中,邙山极目阁、黄河母亲哺育塑像,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尤其是“哺育”塑像,一度作为河南电视台的台标,成为郑州乃至河南旅游业的标志。

载沉载浮,历史沧桑。进入新世纪后,受新景区冲击、融资受困、出游方式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这家老牌风景区渐入低谷。2001年,该景区游客接待量从最高的百万人次跌到不足30万人。在重新开启对自我发展道路的审视和抉择中,她勇敢地踏上了新世纪的铿锵征程。

乘着东风布新雨,思路一变天地宽。2002年10月,郑州黄河游览区正式更名为黄河风景名胜区。从那一天起,秉承艰苦奋斗、不畏险阻的创业精神,以打造万里黄河第一景为目标,该景区大刀阔斧实施体制、管理、经营系列创新改革,开始二次创业的艰难历程。

风霜砥砺,多难兴邦,炎黄一脉,崛起东方。有人说,在经历从辉煌到低迷的阵痛后,黄河风景名胜区从此有了深谋远虑的气质,黄河之滨洋溢着思想的味道。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的工作思路的形成、调整和完善,是该景区大发展的关键原因。

重塑魅力大黄河

思路决定出路。回望历史进程,我们会发现,在每个重要的历史性“拐点”,都离不开创新思路和务实重做。

新世纪之初,面对国务院提出的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历史机遇,经过广泛调研和深思熟虑,该景区提出“巩固供水地位,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其他产业”发展战略,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活动,提出“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人才使用为支撑,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的创新理念,明确“以黄河为主题,以文化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旅游业发展指导思想。

新思路确立后,他们又“剑指四高”——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高质量营销。开发黄河澄泥砚文化瑰宝;对周边环境进行改造提升;全新打造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地;多方融资建设炎黄巨塑、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博物馆,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黄河碑林……母亲河畔,一场重塑郑州大黄河旅游品牌的“连续剧”恢宏上演。

在抓好硬件建设同时,该景区还牢固树立“以游客为本”服务宗旨,用诚信服务赢得市场。以理论教育为基础,以实用技能为重点,从接待礼仪、职业道德、服务规范等入手,他们对每位员工进行培训,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先后在黄河之滨举办的炎黄塑像落成庆典、连续三届中国郑州炎黄文化周等重大活动气势如虹,高潮迭起。

旅游业是深度体验经济,如何让厚重的文化“鲜活”起来?他们精心打造融观赏、参与、互动为一体的“盛世颂祖”大型仿古拜祖仪式等演艺活动,生动再现炎黄文化。不少海内外游客慕名来到母亲河畔拜谒炎黄二帝,参加完拜祖仪式,穿越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

统计数字显示,十年来,该景区共接待游客600余万人次,其中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69人次,省部级领导217人次,接待知名专家、学者上千人次,举办万人以上大型活动十余次。伴随游客接待量的持续攀升,该景区旅游功能日益完善,度假、培训、会展等产业也蓬勃发展,拉动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创新营销拓展市场

这几年,每逢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总会看到该景区营销人员忙碌的身影。他们跟随省、市旅游推介团走遍大江南北,不失时机地宣传黄河风光;还与多家媒体策划开展“寻找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郑州3600年”等活动。“黄河文化旅游论坛”、“百对新人集体婚礼”、 “水上婚礼”、“炎黄佑中华、爱心育天使”等系列活动掀起了市民亲近母亲河的热潮。

为让大黄河之旅常变常新,他们先后举办消夏夜间游、“中秋赏月”等活动,发起推出“云台山—黄河—嵩山”新三点一线旅游路线,推出郑州—武陟—焦作旅游精品线路,与少林、龙门、云台山景区共同发起创建“旅游联盟”。从2005年起,该景区开始对周边500公里旅游圈深耕细作,接连在焦作、洛阳、南阳等市召开旅游推介会,有效拉动团队客源市场。面对风起云涌的网络营销,该景区启动网上售票系统。借助官方微博,他们推出“有奖问答”、“秒杀”等活动,吸引粉丝数超过30万人,在含有景区的微博排行榜中位于第三名,仅次于青岛旅游和九寨沟。

风云际会,成就榜样力量。该景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雒国栋告诉记者,目前,该景区正在向着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景区、国家5A级旅游区和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目标奋力迈进。我们有理由相信,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