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新郑·法制 上一版3
“三个切入点”提升执法办案能力
,你只有12分
法官回访
彰显温情
“魄力”彰显魅力
公交车司机急刹车
乘客受伤谁担责
法制快讯
请进来“挑刺” 走出去讲法
twg3112
tba10c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郑市检察院
“三个切入点”提升执法办案能力

本报记者 边艳 通讯员 王冰山 钱攀

2012年以来,新郑市检察院坚持“一切工作以办案为中心,办案以质量为中心”的原则,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活动、新刑事诉讼法培训、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三个切入点,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服务新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执法办案能力。

新郑市检察院以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活动为切入点,结合学习贯彻十八大报告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结合检察工作实际,突出教育重点,创新活动载体,成立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我们院组织干警认真学习领导的重要讲话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观看《火红的杜鹃花》电影和聆听全国模范检察官马俊欣先进事迹报告会,大大增强了干警们的政治敏锐性和自觉性。”该院相关负责人说。开展的“为谁执法,怎样执法”大讨论,大实践活动,提高干警的宗旨意识,为民意识;按照“立足岗位,服务实践,全员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创先争优和岗位练兵,全面提升干警的执法办案和履职能力,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执法办案工作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检察文化,使检察干警在“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检察文化熏陶哺育中健康成长、成才。

该院以新刑事诉讼法培训为切入点,强化干警证据意识、人权意识、程序意识。通过刑事诉讼准确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给检察机关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不但加重了工作量,而且也对执法办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培训新刑事诉讼法,从最高人民检察院,到省市人民检察院,都给予了高度重视,该院党组明确提出一抢时间,二强培训,提升检察干警对新刑事诉讼法认知能力,达到活学活用、烂熟于心。并主动与国家检察官学院河南分院建立检校合作机制,委托学院为其制订培训计划,指派老师授课。“我们每周五下午为固定的学习时间。每次课后,参加学习人员情况在局域网上公布,并建立学习档案,作为今后干警晋级晋职的依据之一。”该院干警张留涛说。另外,该院党组在证据审查判断、新刑事诉讼法活学活用、案件汇报等七个方面开展专题研讨会,开展实战演练,帮助干警补课。树立新的执法理念和办案模式,减少业务科室骨干力量流动频率,储备各部门业务的专门性人才,确保各项检察工作能够经得起新刑事诉讼法的检验。

同时,该院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切入点,立足法律监督职能,把执法办案能力提升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从执法办案工作出发,立足于学,立足于转,立足于做,立足于实,选准突破口,多点切人,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针对工程建设领域是安全事故和腐败问题易发的重点领域,又由于项目建设大多涉及征地拆迁、人员安置等工作,是关系民生、群众关切的热点和焦点,该院立足检察职能,将监督关口前移,建立重大工程项目监督中心,通过廉政准入、招投标现场监督等措施,加大对重点建设工程同步预防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保证工程建设和 廉政建设顺利进行。此外,该院积极探索创新办案机制,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多渠道贯彻落实未成年人和在校生犯罪案件“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刑事政策方针,采取有别于一般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办案方式,树立“非羁押为常态,羁押为例外”的理念,可捕可不捕的一律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一律不诉,注意与其思想沟通,剖析犯罪根源,帮助其认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促使其能够尽快回归学校或走上工作岗位,防止再次犯罪。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