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周末聚焦寒风中的温暖 上一版3
寒风中 劳动者的美丽身影
暖气专管员
送暖人的冷生活
天然气巡线员
每日徒步二十公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寒风中 劳动者的美丽身影
交通协管员寒风中协助指挥疏导交通。本报记者 宋 晔 摄
三环快速化工程建设者浇筑桥体箱梁。 本报记者 宋 晔 摄

经济新闻部记者集体采写

核心提示

持续的严寒,让今年冬天成为“28年来最冷的冬天”。然而,当严寒把大多数人逼进暖气房中的时候,有一些人却必须每天默默坚守在户外工作岗位上,他们虽然畏惧严寒,却果断战胜严寒,他们的坚持保证了这座城市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也成了郑州严冬里的一道美丽风景。

蔬菜检测员 百姓健康守卫者

10日早晨6时40分,天还不是很亮,陇海路郑密路交叉口东南角的百顺副食品农贸菜市场里,早已经灯火通明。蔬菜商户们凌晨两三点就去批发市场批菜了,到这个点时,各家的菜品已经买回,各家摊位上男女主人正手脚麻利地把菜品分类、修整、摆放整齐。

这个时候,各市场的蔬菜安全检测员们就要开始工作了,他们要挨家挨户从各家商户新进回来的菜品中抽取样品,通过专用检测试剂和仪器,化验农药残留物质是否超标,如果发现有“毒”蔬菜,就要通知执法人员把那一批菜品全部收缴销毁。

记者全程跟踪了蔬菜安全检测员余彩霞的工作。有五六年工作经验的她业务十分熟练,她先到检测室打开给检测试剂加温用的恒温振荡器,在等待温度上升的过程中,余彩霞开始配制当天的检测试剂。她的手中共有3种药品,还有一大瓶稀释用的溶液。“每天第一道工序是做测试样品的空白对比,就是在没有加入检测蔬菜时,用仪器先测定一个值,以便和随后的测试样品作对比。”

余彩霞告诉记者,市农委在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都设置有她们这样专业的检测室和人员,不合格的要销毁。所以,这些市场的菜品相对比较安全。

公交车长 营造冬天里的春天

凌晨4点起床,她来不及给孩子和丈夫做饭就悄悄出门了;寒风雨雪里,她站在公交站牌,耐心等待夜班公交车的到来;一个小时赶到公交场站,她熟练检查公交车的设备安全和车厢卫生;6点准时发出头班公交车,不耽误市民上班……严寒冬日,车长刘凯燕就这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披星出戴月归,顶寒风冒酷暑,刘凯燕做了11年公交车长,琢磨出了车厢服务“换位思维法”,努力营造温暖和谐的车厢气氛。这天,一名抱孩子的妇女坐了一名姑娘让的座位后却毫无感谢之意,姑娘十分生气。这时候刘凯燕利用停站时对孩子说:“小朋友真乖,阿姨上了一天班,这么累了还让座给你,还不谢谢阿姨。”孩子母亲一听,感到自己失礼了,立即道谢,姑娘的气也消了。

“无论天气再冷,让乘客一进车厢就像进了春天,就是公交车长最大的成就。”刘凯燕周到的服务,为她赢得了郑州市文明市民标兵、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等荣誉称号。

交通协管员 绿城因他们而有序

1月9日上午十点,工人路与陇海路交叉口。43岁的女交通协管员董何叶正在寒风中忙着指挥交通。红灯时,偶尔有行人或电动车试图穿越到对面,她会用温和的声音 “别急,等一会儿”加以制止。

从原国棉一厂下岗后,在路口值勤已经成了董何叶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她都会在早上6点起床,先给上初一的孩子做完饭,再骑自行车到这里执勤,在路口一站5个小时,寒冷的冬天,最考验人的耐冻能力,为此,曾经爱美的她不得不穿上厚重的棉衣、棉鞋。董何叶告诉记者,虽然每个月的工资不高,但是政府给他们都提供了“三险一金”,而且每天只用上半天的班,她感到很满足。一开始的时候,站在大街上总感觉怪不好意思的,但是时间长了,通过自己的指挥和劝阻,让交通秩序有所好转,也让她有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感,慢慢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在与记者交谈时,一位中年女子正好走过来向董何叶询问文化宫路怎么走,董何叶热情地为她指路。

瑟瑟寒风中,每个大路口都有像董何叶这样坚守岗位的协管员。他们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是用自己的坚守,让十字路口的交通变得更加有序。

电力夜巡工

安全供电的保护神

8日23时,郑州瞬时气温降至零下八摄氏度。气温的持续走低,让郑州供电公司配电服务中心运行班班长刘雅琴心里沉甸甸的。“我们巡线时,要特别仔细,必须每个点都要走到,不能敷衍了事。”和队员交代完,她立马又补了一句:“天气寒冷,大家也务必注意保暖和路上安全。”这是刘雅琴带领队员夜巡的情景,而这样的寒夜巡视,她和她的队员已持续了3天。

刘雅琴负责的“特巡组”管辖郑州整个东南区,8个变电站,涉及50多个小区,20多万用户。“天气越冷,负荷越大,越需要安全供电,冬季里,每条线都重要,每条都必须巡视到。”仅一个周期下来,他们就得巡视2000多公里的线路。

自去年12月份以来,为保障严冬电网稳定运行,确保百姓温暖度冬,郑州供电公司成立12支“特巡组”,对全市400V及10KV以上输电线路和负荷高、运行环境差的设备进行全面巡查。作为运行班特巡组负责人,早在12月份,刘雅琴就带领队员频繁巡视各个管辖小区,全面排查线路隐患,并督促物业及时进行电试、整改。进入1月,气温仍持续走低,为避免噪声干扰故障测试仪的精确程度,实行了夜间特巡。“夜巡,一是安静,二是容易发现并消除线路打火、发热等白天看不到的隐患,不影响白天正常使用。”刘雅琴一边巡视,一边说道。此时,时针已指向24时,气温更低了。

环卫工

辛苦的城市美容师

10日凌晨3点半,61岁的王革妞大妈与老伴一同起床,简单洗漱后,顶着袭人的寒气,在4点前赶到她的责任区——电新街社区后门外的棉纺西路,在昏暗的灯光下,老两口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每天3点起床,4点上班,在7点市民上班之前完成清扫,是郑州市约1万多名环卫工人的铁律。这个常人眼里的艰辛行当在王革妞看来不算什么,从长葛来郑给儿女带孩子的她和老伴在孩子们上幼儿园后当上了环卫工,从2010年起,3年的时间王革妞每天都是这样过来的。

把自己的“地盘”打扫一遍之后,王革妞浑身出汗,眉毛、围巾和棉袄上都沾满了灰尘。这时已经7点了,行人开始多起来,王革妞的肚子也咕咕叫了起来,便和老伴一起回到她租住的房子里吃饭。

吃过早饭,8时,王革妞又回到棉纺路上,开始一天的保洁工作。保洁的任务就是随时清扫和拾捡狗屎、路人随手丢弃的废纸、随风刮来的塑料袋,劳动强度比起清晨的大面积清扫要轻得多,可是在数九寒天里,保洁反不如清扫暖和。“干活不冷,一停下来俩脚一会儿就变成冰疙瘩。”王革妞拿着自制的蛇皮袋垃圾筒,不停地走动收集垃圾,防止冻脚。

“虽然辛苦,但每天干完活儿,接接孩子,我也可知足。”王革妞说,每年最难熬的就这两个多月,“等过了春节,春暖花开以后,我们环卫工人的好日子就来了。作为一名环卫工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市民少随手往马路上丢垃圾。”

自来水管网维修工:城市“血脉”的神医

深夜1点多,杨勋的电话又响了,花园路与北环路交口的龙门大酒店DN100水表漏水严重,维修人员向他这个“活地图”询问停水阀门的位置,他很及时地为伙伴提供了准确方位。当得知漏水顺着花园路流向北环立交桥下要形成积水,他立刻穿上衣服骑着电动车赶到现场,和维修人员一起止水修漏,一直忙到凌晨4点多才回家。

如果把星罗棋布般的供排水设施称为城市“血脉”的话,那么自来水管网维修工无疑就是这一特殊“血脉”的医生。杨勋是自来水公司营业处经七路维修班班长,负责带领20个班组成员做好金水路以北,东明路以西,京广铁路以东所辖区域内的25万多只注册水表维修更换工作及表井内设施的抢修工作,以确保居民安全优质用水。

杨勋是这一地段的活地图,说起来哪个地方有大口径水表,哪个小区有停水阀门、阀门的具体位置,他都如数家珍。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因为怕半夜抢修值班人员有问题联系不到他。夜间抢修值班人员较少,遇到疑难问题时,杨勋这个“及时雨”总会出现在现场。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