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建设和谐家园 造福社区居民
新事
挚爱之心
温暖每位老人
社区矫正融入人文关怀
社区人员学习管理经验
计生服务“预约到家”
专项整治南关街占道经营
120万元改造老旧楼院
区街
一张联系卡
请来“家庭医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挚爱之心
温暖每位老人

挚爱之心

温暖每位老人

本报记者 聂春洁

10年前,47岁的高平安一纸请愿书,将自己从市城市管理局组织处“调”到离退休干部处。别人都以为他从此过上了清闲日子,高平安却从此忙得不亦乐乎。10年后的今天,他不但将本单位离退休干部的生活经营得红红火火,而且以工作为依托,探索出一套全新的养老模式。

记者走进市城市管理局离退休干部处时,高平安正忙着将桌椅上堆积的材料、奖状、证书收进柜子,给记者腾坐的地方。办公室人员川流不息,一派繁忙景象,高平安解释说,离退休干部处毗邻老干部活动中心,他创办的“乐康之家”也在附近,“老人都把这里当家了,每天都过来,大家聚在一起,人多就热闹。”

初到离退休干部处,高平安首先想到扩建老干部活动中心,让老年人有个活动场所。这个心愿当年便变成现实,高平安又开始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高平安转业前是飞机机械师,对健康知识也是一知半解,但他独辟蹊径,以老年人经常聚集的碧沙岗公园为阵地,着手创建“老友乐园”健康研究团队。高平安的理论是:“退休老人里什么样的专家都有,携手养老,既惠及大家,也给有一技之长的老人发挥余热的机会。”现在,这个团队已经集中了200多名高知老人,其中77岁的中医教授刘振武定期到“乐康之家”进行义诊,许多外地人都慕名前来求诊。成员们汇编的健康知识手册、宣传页也成为抢手货,他们还将自己总结的健康口诀编成歌谣,排成歌舞,到社区义演,普及健康知识。

成立近5年的“乐康之家”和高平安的办公室相距不远,高平安最初租下这套民居,是为了方便照顾自己卧床不起的老父亲。父亲过世后,高平安又将一些无人照料的退休老人接到这里,主动承担老人的特别护理。高平安说:“为自己的父母服务是义务,为他人的父母服务才是大孝,我很庆幸自己做到了。”现在,“乐康之家”经常高朋满座,还定期举办义诊,老人们相处得其乐融融。

去年,高平安又出资一万元在尖岗水库附近租了一栋楼房,着手成立“老友乐园”,建成后,这里将是一座互助式养老公寓,“老年人搬到这里后,互相照顾,共同研究养生知识,共同动手种菜吃,为自己创造一种乐园生活。”不过,高平安的“老友乐园”设想并没止步于此,他的目标是创建一座全新的养老社区,有养老院、老年大学、立体生态农业、医疗康复设施等。

自从创建“老友乐园”以来,主要费用都是高平安自掏腰包,少说也投入了20万元。他全年无休,经常在办公室加班到深夜,“刚开始妻子不理解,为什么别人挣钱我花钱,别人享清闲我却这么忙。” 高平安告诉记者,以前当飞机机械师时带兵,自己经常给士兵讲“不干活光躺床板的兵不是好兵”,“这辈子,我都在拿这句话来要求自己,这就是为什么我主动要求来离退休干部处,也是我为什么愿意天天加班的原因。实实在在工作,我乐在其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