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西海 曾任文化部副部长、宣传部副部长的贺敬之先生,是众人敬重的诗人、剧作家。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从事戏剧创作,当时贺敬之先生任《剧本月刊》主编。1960年夏季,正逢河南省戏剧会演,贺敬之先生来河南看戏,住河南饭店。一天中午,大会秘书处通知我,贺敬之先生要召见我,心里万分激动。这年我刚26岁,是戏剧创作队伍里最年轻的一员,我知道这是前辈对我的关爱和鞭策。 贺敬之先生非常热情,询问了我近段来的创作打算,对我创作的几个小戏大大鼓励了一番。最后要我写一篇创作谈,我便写了一篇短文《我怎样写小剧本》,发表在他主办的《剧本月刊》上。 我和贺敬之先生,由于有那么一段交往,2002年,荥阳文化馆馆长李军岭先生委托我给贺老写封信,拜求先生为《荥阳文学》题幅刊名。中间相隔好多年了,一直未和贺老通过信,能联系上吗?只好试一试。于是我便给贺老写了封信寄往中国文化部。大约十多天时间,竟然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一个大大的信封。拆开一看,果然是贺老先生为《荥阳文学》题的刊名。先生还特的多书了一幅,让选择。我深深体会到,越是地位高越是没架子,越是名人越平易近人。老前辈的这种淡泊名利,乐于助人的精神真值得后人学习呵。 2003年,荥阳里要建图书馆了,一位负责同志说图书馆是藏书的地方,让我推荐一位知名作家为图书馆书写一幅横牌,我即推荐了贺敬之、陈忠实、贾平凹等先生。最后还是择定请贺敬之先生书写。不容推辞,我即给贺老又书一信,言,领导之托学生不好推辞,只好再次烦劳老前辈了,又是十多日,热心的贺老先生就寄来了他写好的一幅横联:“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图书馆”,并盖了一枚红色大印。 不巧,贺敬之老先生的题字,许是寄迟了一步吧,只好搁浅了。庆幸市新区东馆建成,不久荥阳群众将会目睹到贺老先生那苍劲俊美的书宝了。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