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视觉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构建都市区建设的坚实支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构建都市区建设的坚实支撑
纺织业转型升级,质量效益双提升。
以科技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做大做强了煤炭机械装备业。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加速汽车业成为我市支柱产业。
做大做强铝产业,走出了构建以主导产业带动、以产业基地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方向。
拉长农产品产业链,精细化粮食深加工,使食品业走在全国前列。
不断发展高效农业,推动新型农业现代化。
引进家电业“三力”项目壮大发展电子产业园区。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助推新型工业化。

2012年,七大工业主导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85%,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全年服务业投资实现2120亿元,增长26%;粮食总产量实现“十连增”,达到169.5万吨……新春伊始,郑州产业经济领域捷报频传。不难看出,这些喜讯表明我市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努力已初见成效。不畏困难、敢于担当、开拓创新的郑州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道路上奏响了最强音。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市委十届三次全会确定的“三大主体”工作之一,是实现郑州都市区建设目标的战略抉择,是着眼郑州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科学路径,更是郑州“挑大梁、走前头、作表率”的责任担当。

站位“全国找坐标、中部求超越、河南挑大梁”, 2012年,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和省委、省政府对郑州提出的“形成大枢纽、大产业、大都市,建成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立足破解制约我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在准确把握我市产业发展现状、遵循发展规律、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构建以主导产业带动、以产业基地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等一系列战略决策部署,并在全市工业大会、服务业大会和市委十届三次会议上清晰勾画了我市加快工业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路线图,并提出推进方案、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一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路、目标和任务,大胆探索,科学谋划,认真实践,加快推进,以“一枢纽两基地”、工业七大主导产业和“6+2”产业基地、服务业七大主导产业和“十中心” 建设作为载体和抓手,通过引进“国际影响力、国内辐射力、国内外资源整合力”的“三力”项目全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并逐步建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群: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汽车及装备制造业、高新区和航空港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中牟县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巩义市铝精深加工业、新密市新型高端耐材业、登封市文化旅游业、新郑市现代物流业、上街区通用航空服务业、郑东新区的金融业……八大产业基地加速整合,海尔产业园、华强电子、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国机集团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格力电器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这无疑表明,我市产业结构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三次产业比例日趋合理,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蛇年的春天已向我们悄然走来,我们有理由期待,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现代产业体系将生机勃勃、挺进更加广阔的未来,郑州“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步伐将更加从容而坚定。一个先进制造业发达、第三产业繁荣、产业体系完善的现代产业强市的宏伟蓝图正加速实现。

策划 张永 杨光 文字 刘俊礼

图片 许大桥 丁友明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