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业发展迅猛,但与此同时,餐饮浪费也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问题。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人的口粮。 在1月22日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在餐桌浪费现象严重的今天,节约,不仅是美德,更是责任;浪费,不是潇洒,却是挥霍犯罪。反对铺张浪费,新郑市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共鸣,厉行勤俭节约,新郑传递正能量。 领导干部身体力行 近日,新郑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重要批示精神和中纪委二次全会,省、郑州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切实做到“三个十”(即“十个严格”、“十个不准”、“十个深入”),提高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其实,在新郑市本月初召开的市委全会上,与会人员都已经感受到了这股厉行节俭、实干高效的新风尚。会场外没有常见的气球拱门,会场内删繁就简,主席台、发言席上不再摆放鲜花,领导讲话言简意赅,会场环境庄严简洁……一个个显著的变化体现在一处处细节的安排上。 “会务安排都比较紧凑,开会简洁,会风比较务实,留很多时间让我们关注民生、民情。”与会人员纷纷表示,会场布置越来越简朴,领导的讲话也简洁概要,体现了务实的政风、作风,很高兴看到这种变化。 退休教师樊宗保告诉记者:“古语有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正是具有这种精神,才能生生不息,繁荣昌盛。应该把勤俭节约的观念意识深入人心,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做到以勤养志、以俭养德。” 开设勤俭节约课程 “中国目前餐饮浪费之风,已经到了非刹不可的地步。”新郑市新村镇机关干部苏鹏飞说。他告诉记者,最近他在网上、电视上都看到中国人“舌尖上的浪费”这个话题,对目前的浪费情况非常吃惊。“我们从小就学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浪费非常可耻,政府提倡节俭,普通群众也要践行节约。我认为,浪费应该从小抓起,应该在幼儿园、小学设立一些有关勤俭节约的课程,让孩子从小树立节约意识。” 不能拒绝消费 但绝不能铺张浪费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社会上的铺张浪费现象有所转变,这是一种非常可喜的现象。如果社会各界都杜绝铺张浪费,我相信对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新郑市轩辕小学教师齐向阳告诉记者,近年来,人们生活富裕起来,消费主义观念泛滥,在一些人眼里浪费似乎代表了“成功”和“地位”。其实,浪费粮食是让人鄙视的一种行为,是在浪费人类的资源,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我们要正确对待这个问题,不能拒绝消费,但绝不能铺张浪费。我们应该大力宣传、弘扬这种美德,自觉珍惜社会资源,文明用餐,节约用餐,彻底改变餐饮浪费的陋习。” 改进婚宴杜绝浪费 敬新玲是某星级酒店经理,她告诉记者,每次看到餐桌上的浪费,她都很心痛。“虽然客人已经付过钱了,但看着整盘整盘的菜被倒掉,我心里还是觉得不舒服。”敬新玲说。在经营过程中,她发现浪费最严重的是婚宴、丧宴、公务宴请等,于是在饭店的经营上进行了改进,将饭菜的量减少,但将质量提高,并注意饭菜的营养搭配,这样一来,餐厅婚宴浪费情况有所改变,也受到客人的欢迎。“作为餐饮业,挣钱固然重要,但要从源头上杜绝浪费,厉行节约。” 餐饮业联合起来 力挺节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讲话引起大家强烈共鸣,政府也出台了一些举措,对制止铺张浪费起到一定作用。”谈起“舌尖上的浪费”,一位业内人士说:“我们餐饮业应该联合起来,用实际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酒店服务员有责任和义务主动提醒顾客合理、适量点菜,帮助顾客把好数量关,引导顾客节约用餐、健康消费。餐饮企业可以在店堂、餐桌、菜单等显眼位置,悬挂提示牌,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为消费者提供周到的人性化服务,帮助消费者避免浪费,发展节约型餐饮经济。餐厅可以用告示的形式提醒消费者剩菜超过一定的量将给予‘罚款’来杜绝浪费。政府也可以通过表彰、奖励等形式,来鼓励餐饮企业树立节约意识。” 节俭过春节 快乐做“光盘” 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到了,与往年春节前夕忙着举办团拜宴、迎新晚会活动不同的是,今年各种聚餐活动开始了大“瘦身”。 中央发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八项规定,新郑市各个单位积极响应,自觉加入到节约的队伍中,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黄帝故里吹起崇尚简朴的节约之风。 据了解,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表示:从党中央到地方全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无“宴”一身轻,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提倡节约消费 鼓励餐后打包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酒店,没有看到以往大吃大喝的情景,文明就餐得到广大餐饮企业和市民的支持。科学点菜、剩菜打包不再被视为丢面子的事,反而作为一种时尚在推广。 位于新华路上的某星级酒店是定点接待单位,往年生意火爆。记者采访时发现,这里比以往冷清了一些。“今年公务消费已经销声匿迹。”饭店经理告诉记者,“营业额同比下降了两成,但整体影响不大,饭店通过提高饭菜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吸引顾客。” 记者注意到,酒店每张餐桌都摆放有“提倡节约”、“杜绝浪费”的温馨提示牌,顾客点餐时酒店人员也会提醒“适量消费”。经理介绍说,有些顾客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打包,如果工作人员主动为其打包,顾客会欣然接受,“酒店专门定做了精美餐盒,鼓励、方便消费者打包。” 新郑市不少“当红”酒店均发出倡议。“给服务员开展‘点够了’培训,指导餐饮服务人员在顾客点菜和结账环节做出节约引导。”该酒店经理告诉记者,现在几十桌酒席下来,基本上没什么浪费,酒席所剩饭菜,客人基本上会打包走,以前铺张浪费的现象难觅踪影。 聚餐无剩菜 快乐做“光盘” 新郑市人民医院内科医生刘培对于如今盛行的“光盘行动”也深表支持。他对“光盘行动”有两个理解。一是无论点多少菜都吃光。二是点了吃不完的,打包带走。相比之下,刘培更倾向支持吃不完打包带走。 谈到中国的吃请文化,他认为新郑的风气还是比较务实的,“不过浪费的现象还是存在。”因为面子问题,主人怕客人吃不好,显得寒碜,通常都会点得较多,而且一桌子菜八九成是肉。“其实点菜肉太多是不合理的。”刘培提醒广大市民,每人每天摄取1至2斤蔬菜,才符合健康膳食标准。 “每顿吃个七成饱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刘培认为,更科学合理的“光盘行动”最好应该倡导“别点太多菜而且全吃光”。“餐桌节约早就应该了,很多应酬本身没必要,不但浪费金钱、时间,还影响应酬人员的身体健康。”刘培说餐桌文化应该进一步规范,“工作上的事应该在办公室里解决,不应该在餐桌上解决。”就餐时吃多少、点多少,把盘中餐吃干净。在采访中,很多市民和网友都表示,要身体力行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做一个快乐的“光盘族”。 厉行节约 从我做起 农历腊月十七,是王娇和赵瑞的大喜之日。与众不同的是,他们的婚礼拒绝浪费。 新郎王娇的家庭比较宽裕,但是他向来坚持勤俭节约,婚礼准备阶段,就和新娘盘算着如何不浪费。“估计参加婚宴的有三四百人,我们就准备了30多桌酒席。”王娇介绍说,每桌除按照10多个菜的标准搭配之外,还预备了几个可以增减的菜,“这样既不会造成过多浪费,也能照顾到礼仪。” 婚礼这天,正值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反思“舌尖上的浪费”,于是在婚礼现场增加一项“打包”的呼吁。“希望大家吃得尽兴,也希望大家能把剩下的菜打包回家。”新郎王娇笑着呼吁。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在这里,倡议更多的市民加入“光盘”行动中来。 舌尖上的浪费 2000亿元 中国人每年浪费的粮食价值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1000万人 大学生每年倒掉食物可养活的人数 据一项针对北京部分大学餐后剩菜剩饭情况的调查表明,倒掉的饭菜总量约为学生购买饭菜总量的三分之一。按全国大专以上在校生总数量2860万人(2009年底数据)计,大学生们每年倒掉了可养活大约1000万人一年的食物。 13亿吨 全世界每年浪费粮食的数量 从全球角度来看,联合国粮农组织2012年6月13日发表声明,指出全世界每年浪费的粮食数量达到13亿吨。倘若这些粮食中有四分之一能够得以保留,就足以养活全世界目前约为9亿的饥饿人口。 1.28亿人 我国贫困人口的数量 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显示,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中国还有1.28亿的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3.4%,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当今中国,大量贫困人口视粮食为生命。 10% 每个家庭浪费粮食的比例 根据初步调查,每个家庭或每个饭馆都有10%左右的粮食被浪费了,一般人认为这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但是实际上,如果从大的方面,从国家的层次考虑的话,那么10%就等于10个省中浪费了一个省的粮食,那就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了。 俭节则昌 古人云:“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对于一个人而言,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勤俭节约是兴旺和谐的关键;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勤俭节约是繁荣昌盛的重要保障,是任何时候都必须秉承和弘扬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勤俭节约的美德。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即便家财万贯,也要谨记“由奢入俭难”。革命战争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开荒种地、背篓拾粪、纺线织布的俭朴作风和模范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今天,虽然我们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人口多、底子薄的客观实际没有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更需要我们大力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人人都知道,节俭是一种美德。当然,一时的节约容易,难得是天天节约;一件事情上节约容易,难得是处处节俭。要把这种美德发扬下去,需要一定的自觉和习惯,更需要从道德层面加以约束,只有人人都以勤俭节约为荣,理性消费,才能形成节俭持家的良好社会风尚。节俭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小小的节俭习惯看似微不足道,但如果十三亿人都身体力行,这种资源的节约也相当可观。 让我们每个人从今天起就加入到杜绝浪费的大军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谱写简朴节俭的社会新风。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