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14
3
连 载
文史杂谈
新书架
郑州地理
阅汉堂记
域外见闻
lh3166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史杂谈

古代的民间剪纸

陈永坤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它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装饰图案,故称为“剪纸”。又称作刻纸、剪花、窗花等。

剪纸起源于汉。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在节日期间用彩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等,贴在窗上的称为“窗花”,贴在门上的称为“门签”,用于喜庆的称为“喜花”。

剪纸构图单纯,造型洗练,线条明快,形式优美,富有装饰情趣。剪纸艺术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色剪纸,以红色纸为主调;另一类是套色剪纸,即用笔彩和衬色等不同手法制作作品。

我国古代的民间剪纸艺术异彩纷呈,风格各异。北方的剪纸具有粗犷豪放、淳朴稳重等特点,以河北蔚县剪纸、陕西千阳剪纸、山西静乐剪纸及山东蓬莱剪纸最为著名。而南方的剪纸艺术则偏重于秀丽多姿、纤巧婉约,以广东佛山剪纸、江苏邳县剪纸和福建漳州剪纸为代表。

河北蔚县的剪纸历史悠久,相传早在明朝中叶就开始盛行以石英片画染而成的“草窗花”以及用于花鞋、荷包、枕头等刺绣的剪制花样。蔚县剪纸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三分刀工七分染”上,起初用白纸镌刻,点以酒溶品色,这样做出来的作品浓艳鲜丽,富有強烈的立体感和透明感。作品题材丰富多彩,从古装素女、戏曲人物及花鸟虫鱼、草木日月;从神话传说、古迹名胜,到娃娃戏目、乡村风情,凡此种种,皆可成材。

有“南派剪纸之乡”美称的江苏省邳县,在宋朝时出了个宋英宗皇后高妃娘娘,她就是因剪花出了名才被挑选入宫的。至今,邳县的农家姑娘在谈恋爱时,还保留着向情郎赠送剪纸作品以寄托情思的风俗。她们剪纸时不用画稿和底样,仅凭一把剪刀一张纸,就能随手剪出令人叫绝的剪纸佳作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