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郑州地理
新书架
散文
随笔
中原收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随笔

“年货”今昔

马承钧

进入腊月,响彻耳畔的关键词除了“过年”、“回家”、“春运”、“春晚”外,就是“年货”了。

年货在国人心中的位置是特殊的,它特指在年前置办的平时舍不得享用的物品。如今沧海桑田鸟枪换炮了,民众平日里鸡鸭鱼肉早已习以为常,但办年货这一风俗却“涛声依旧”。无论城市乡村,年货市场总是方兴未艾。而年货背后的故事更集中彰显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

少年时代正值计划经济时期,那时过年的一大意义便是可以大开牙祭,平日觊觎的美食佳肴尽可在春节一饱口福。但当时物资匮乏,大宗年货无非是花生、糖果、瓜子和鸡鱼肉蛋之类。而买年货又离不开粮票、油票、肉票、烟票、酒票等等。记得有一年春节,母亲将全家几口人两三个月的肉票、油票集中消费,一家人痛痛快快享受了几天“饕餮大餐”,代价却是全家要度过“三月不知肉味”的苦日子。

当年办年货之难之苦至今不忘。那时买鱼买肉都要排队,一些人为了买到猪后腿,天不亮就排队,受冻挨饿自不必说。我有一位老师叫刘良,时任《郑州晚报》副刊编辑,是著名红学家李希凡同窗好友,1983年春节,他父母携兄妹从山东老家来郑过年,先生打电话让我设法帮他多买点猪肉,我使尽全身解数四处托人,结识了市肉食公司宣传科长,科长“走后门”找到门市部主任,如此七拐八拐七凑八凑,我还给门市部主任送了两瓶杜康酒,终于搞到六七斤肉票。翌日一早又送给操刀的师傅两盒“大前门”,求他手下留情,总算买到一条十斤重的猪后腿,当即冒鹅毛大雪蹬车送到老师家。50岁的刘先生接过猪腿,感动得几欲落泪,连声道:“谢谢!谢谢!这下能过个肥年啦!”

进入新时期,神州天翻地覆,国人丰衣足食渐入佳境,彻底告别捉襟见肘的窘境。不仅各大商场、超市和集贸市场货品充足,各地还大兴便民措施,大张旗鼓举办各种年货展销会,火爆景象给冬日带来许多温馨与欢乐。近日笔者特意走进郑州年货博览会,但见处处张灯结彩,一片“中国红”,人流穿梭中云集四海货品:山东海鲜、广东香肠、湖南腊肉、金华火腿、东北木耳、新疆大枣、四川柑橘、赣州脐橙、安徽板栗、云南普洱、绵阳蕨菜、孝感麻糖、宁波年糕、漳州笋干、甘肃枸杞……林林总总目不暇接。购者不只是本地市民,不少在郑工作的外地人也来此选购各地特产带回家过年。极富民族特色的藏族饰品专柜前,琳琅满目的串珠、花纹斑斓的头饰和天然宝石、藏银藏铜更是吊人眼球。据闻短短两天已有十万市民光顾“年博会”,销售额创亿元。有旅行社还与香港商家连手推出“赴港年货团”,每天有上百位河南客赴港购物,港式糖果西饼、金银首饰、美容化妆品等都大受欢迎。

宁波亲友告诉我,甬城年货市场也生意火爆,举凡粮油菜蔬、水产肉禽、南北炒货、烟酒副食、果品饮料、服装鞋帽、图书年画等无所不包,各种坚果、干果、炒货和汤圆、蒸糕等传统食品应有尽有。来自各地的龙头企业和“老字号”及特色产品专柜纷纷打出“食品安全关切民生”条幅。基地直供的各种时令蔬菜物美价廉,冬笋、莴笋、芹菜、小油菜、黄芽菜等新鲜时蔬堆积如山,剥得干干净净的白菜每斤仅卖0.5元。来自台湾的年货专区也很抢眼:金门高粱、花莲红茶、高雄蜜枣、凤梨酥、金枣糕和菠萝、香蕉、莲雾、芒果等新鲜水果特别热销。“洋年货”在甬城也是一大亮点,各种进口橄榄油和法国干红、干白以及美国杏仁、印尼花生、日本调料、泰国榴莲、丹麦曲奇、夏威夷果等买卖兴隆,一派热闹景象。在宁波某局工作的表弟称,他们单位今年发的年货已非螃蟹、炒货和火腿“老三样”,而是西班牙橄榄油、澳门蛋挞和韩国泡菜,他太太发的则是五谷杂粮和比利时巧克力。读报得知,不少在甬务工的外地人集体包车返乡,手中沉甸甸的礼品袋,乃是老板发放的价值上千元的年货大礼包……

一滴水可见太阳的光辉,透过缤纷年货,不也证明中国社会的巨变么?正如一副对联云:一帆风顺千般好,八方进宝万家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