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67655555
我市严管重罚非法营运
退休老人街头捏面人挣钱
爱心资助陌生脑瘫儿三载
公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退休老人街头捏面人挣钱
爱心资助陌生脑瘫儿三载
正月十六之前,她在紫荆山公园,如果您见到她,请买一个面人吧
郑玉芬的家里摆满了面人

退休老人街头捏面人挣钱

爱心资助陌生脑瘫儿三载

正月十六之前,如果你在紫荆山公园见到一位捏面人的婆婆,请你买一个面人吧。这位婆婆名叫郑玉芬,人称“面人郑”,她捏面人挣的钱都用来资助一个萍水相逢的脑瘫男孩,3年来累计资助4万多元。尽管孩子至今连声“奶奶”都无法叫出,但郑玉芬仍然没有放弃,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为孩子攒够医疗费,帮他早日恢复健康。

旧货市场

偶遇脑瘫患儿小晨阳

在北林办事处巡防队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郑玉芬位于南阳路芳草园小区的家。郑玉芬家有四口人,两室一厅的房子略显拥挤,连客厅都铺上了床,茶几上堆满了面人。在遇到患有脑瘫的小晨阳之前,今年57岁的郑玉芬只是郑州铸造厂一名普通退休工人。凭着对面塑工艺的热爱,她退休后学成了捏面人的手艺,多次应邀去北京参加民俗文化活动,还在街头捏面人贴补家用。

2010年夏天,郑玉芬去附近的一个旧货市场逛,看到一个孩子跌倒在地,孩子妈妈不但不去安慰,还对孩子一顿打骂。郑玉芬见状很生气,便上前质问。这一问不打紧,孩子妈妈当场失声痛哭。原来,他们一家都是平顶山市宝丰县闹店镇农民,孩子因为早产,患上脑瘫。为给孩子治病,夫妻俩一边打工挣钱,一边四处求医。孩子4岁还不会走路,母亲郭春景只得从早抱到晚,累得腰椎间盘突出,家里只有父亲牛东方用三轮车帮人送货,一个月挣1000多块钱。“从他出生,前后花了十几万元,亲戚都借遍了,到现在路都不会走,我看到他就生气。”郭春景告诉郑玉芬,最累的时候,她和丈夫商量着,不行就把孩子扔了,一家人也算脱离苦海了。

爱心资助

隔三差五给孩子送钱

郑玉芬说,自己家也不算富裕,两个双胞胎儿子都已28岁,因为没有房子,一直找不到对象。“但对比小晨阳一家,我们生活已经算是好的了,两个儿子都大了,生活要靠他们自己,我有能力可以帮助一下别人。”郑玉芬当时就对郭春景说,孩子是条命,不能说扔就扔,家里实在困难,她可以提供帮助。从那时起,郑玉芬隔几天就会去旧货市场,送钱,送衣服,逢年过节还会送些食品。

郑玉芬所说的旧货市场位于南丰街,是片以彩板房为主的低矮建筑,主要售卖二手家具、家电等。今年44岁的郭春景告诉我们,经过治疗,今年7岁的小晨阳已经会走路了,并再三要他走几步看看。但也许是怯生,小晨阳站在地上一动不动,拉他一下,孩子一下坐在了地上,但脸上羞涩的笑容一直没变。

市儿童医院的专家告诉郭春景,小晨阳由于早产,大脑神经受到压迫,对语言、行走功能造成障碍,至少要接受三次手术治疗,才有康复的可能。郭春景说:“医生说至少要6万块钱,我们知道自己凑不出,也没抱太大希望,可郑大姐劝我们不要放弃,隔三差五都送钱来,我们非亲非故,她在街上捏面人,一个面人才卖五块钱,能赚几个钱?可我们又没有能力说不要。” 郭春景再三感慨,因为孩子治病经常借钱,亲戚都躲着他们走,谁知却在郑州遇到一个陌生的亲人,“郑大姐待晨阳比我们都亲,我和孩子的爸爸都觉得惭愧,以后再也不会待孩子那么粗暴了,一定会想办法为孩子治病。”

家人支持

俩儿子一起帮母亲

2011年冬天,郭春景带着小晨阳去石家庄诊治,郑玉芬听说后,一次送来近一万元钱。郑玉芬的小儿子乔铸告诉记者,刚开始,妈妈是瞒着家里人资助小晨阳的,后来瞒不住了,索性要求两个儿子也得出钱。乔铸笑着说:“我妈退休金一个月1600元,卖面人一个月才挣几百元,她哪里有啥钱,钱不够了就找我们要,找亲戚借。”乔铸说,劝也劝不住,他和哥哥干脆就帮着妈妈做面人,卖了钱拿给小晨阳治病,“我们做儿子的没啥要求,就希望‘好人有好报’这句话能在妈妈身上灵验,让她晚年过得健康快乐。”

郑玉芬告诉记者,郑州的好心人很多,她以前在位于桐柏路上的鸿茂斋火锅店门前卖面人,老板听说她的事后,说外面太冷,主动邀请她在店内做面人。今年正月初一至十六,紫荆山公园举行文化艺术展演,她应邀去现场演示传统面塑工艺,过节公园人多,生意很好,郑玉芬便带着儿子一块去现场制作面人。“不能因为缺那几万块钱,就让孩子一辈子断送了。”她说,“我现在每卖出一个面人都特别快乐,因为小晨阳多了一份康复的希望!”

本报记者 聂春洁

通讯员 陈喜中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