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移民新村“专家”多
节后首场招聘会迎来开门红
巩义市取缔65家
无照食品经营户
1月河南CPI同比上涨1.8%
体育“尖子”高考加分要审核
走基层
我省生活必需品
上周价格稳中有降
我市新增41个生态村
去年我省农村居民
人均纯收入7524元
春运中的温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走基层

幸福院里戏迷乐

本报记者 孙志刚

正月初十年味浓,幸福院里笑翻天。

“这妮老会唱,再来一个,再来一个。”9岁的梨园春小擂主余欣茹刚唱罢一曲豫剧《朝阳沟—上山选段》,老人们拍红了巴掌,扯着嗓门喊。“平时俺听戏,都是听磁带,没想到文化馆送戏到敬老院。”93岁的李春香老人拄着拐杖扶着桌边激动地说。

老人们最爱听戏,中原区文化馆组织的“梨园暖夕阳”慰问演出,邀请了“梨园春”擂台赛的3位擂主和十几位热心公益的市民演员组成慰问团走进10家敬老院。正月初十,在中原区西流湖街道办“幸福院”进行第五场演出。敬老院里没音响,演员们自带便携小播放机伴奏;没处更衣换戏装,他们早就把戏服穿在里面,脱掉外套就能上场。

餐厅是舞台,餐桌是看台。演出现场残疾老人有的坐着轮椅、有的躺在四轮滑板上,餐桌旁的椅子不够,身体硬朗的就站着看戏。听着纯正的唱腔,看着有板有眼的动作,老人们掌声不断,动情处热泪盈眶。

“幸福院里过年,吃喝不愁还有戏听,真是美着呢。”双目失明的五保户孙小喜陶醉地说。67岁的孙小喜是须水街道桐树王村人,安家幸福院已17年,是这家敬老院的“元老”。说起敬老院的幸福生活,孙小喜脱口而出:“孤寡婆子光棍汉,临老住上幸福院,不愁吃,不愁穿,不买油,不买盐,月月还有零花钱,日子过得比蜜甜。”别看孙老汉眼睛看不见,他关心时事大事耳朵不闲着。孙小喜说,他的收音机好的孬的有好几个,还学会电视调台听新闻。“上午我听广播,咱市里的政协会开幕了,等着政协委员关心老人提案的好消息呢。”孙小喜说。

西流湖街道办幸福院建于1996年,可容纳50位老人。如今接收的是中原区须水街道办事处和西流湖街道办事处的34名五保老人,这些老人孤苦伶仃,已实实在在地把幸福院当成家,他们中年龄最大的93岁,最小的60岁。为让老人们晚年幸福,西流湖街道办不断加大投入改善老人生活条件,发放五保老人生活补贴,社会各界还通过各种形式送温暖。“在这儿过年比家里都好。”78岁的孙凤池老人感激地说。

唠嗑间,演员杜荣克演唱的《七品芝麻官》曲终,老人们齐声喝彩,缠着不让他退场。幸福院院长许金章也拦住老杜:“老杜,你唱得这么好再来一曲,你看大家热情多高。”经不住软磨硬缠,杜荣克又唱了一曲《大登殿》才退场。杜荣克是郑州中心医院职工,平时喜好吹拉弹唱,一听说到敬老院慰问演出毫不犹豫加入慰问团。“老人们最孤独,咱们都有老的时候,能给老人唱出戏送温暖我心里也热乎。”杜荣克说。

下午5点,演出结束,老人们还沉浸在戏里。老人迷戏,更沉醉在幸福院里的幸福生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