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重罚还是大赦?
警示还是纵容?
建业热身惜平中乙新军
两家赞助商
与“刀锋战士”
划清界限
延边队表示将申诉
当传承成为一种习惯
纳尼传射建功
曼联打进八强
省农民篮球赛北区决赛
昨日新密开战
绚丽多彩 声情并茂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绚丽多彩 声情并茂
——郑州市迎新春电视联欢晚会观后感

邹春岩

由上世纪80年代初发端的中央电视台春节电视联欢晚会,因其采用现场直播的综艺形式,且内容生动、气氛热烈,受到亿万中国观众的欢迎,从此年年举办,不曾间断。于是全国各省、市纷纷效仿,渐成民俗,被称为荧屏“年夜饭”。近年来,由于其形式的固化、观众欣赏趣味的提高及新媒体的出现等原因,收视热情有所下降。特别是地方台的此类晚会,更现凋零之势,如不在内容和形式上寻求新的突破,就恐难再有当年的风光了。当我怀着犹疑的心情看了2013郑州迎新春电视联欢晚会后,顿感耳目一新。它以开放式的结构、独具匠心的创意和生动活泼的形式,让我仿佛吃到了一桌别有风味的“年夜饭”。

亲情、乡情是这台晚会的制胜之道。晚会的正标题即为“天南地北郑州人”。晚会主持人中的海霞、张泽群、吴鹏是来自中央电视台的郑州人,他们与郑州电视台的三位主持人一起主持本台晚会,言谈之间,每当回忆起少年时的生活片断及过年情景,无不流露出对故乡郑州的留恋与怀念。于是,观众的亲近感随之油然而生。在序曲《大拜年》中,奥运冠军贾占波、影视新星赵柯等参与演唱了《祝愿歌》、《步步高》,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小香玉演唱了慷慨激昂的戏歌《中原担当》,北京武警文工团的郑州籍青年歌唱家吉喆演唱了旋律优美的《春消息》,在北京发展的著名相声演员王彤与曹随风合作表演了相声《幸福郑州人》等,也都是意在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增强观众的认同感。此外,节目中还通过多媒体穿插展示了远在西藏日喀则的郑州籍边防战士、澳大利亚的郑州留学生以及北京、广州、西安的郑州籍大学生、务工人员对家乡人民致以新春祝福的实景画面。这些内容虽属非文艺性质,但表达了亲情、乡情,感动了荧屏前的家人和普通观众,起到了强化主题的作用。

浓郁的节日气氛,是这台晚会的突出特点。所谓节日气氛,一是欢乐,二是祥和。可以说,晚会的十五个节目,无论歌曲、器乐演奏、魔术,还是相声、小品、诗朗诵,都是表达美好感情、寄托幸福愿望、反映新时代、新生活、新风尚的,阳光,温情,充满欢声笑语。在表现手法上,则充分调动声、光、色等艺术手段,以电视三元色——红、绿、蓝为主色调,配以灯光的转换、调度,音响的精心调节,以及大屏幕的动感画面,使整体表现出祥和、谐调、绚丽、喜庆,从而满足了观众的视听之娱。

鲜明的都市特点,是这台晚会的一大亮点。郑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同时又是一座新兴城市。作为省会城市、工业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交通枢纽,其区域中心地位日益显现,近几年更是大力推进都市区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春晚中突出它的都市特色,正是题中应有之义,也为郑州观众喜闻乐见。在节目中,观众看到了郑州都市化建设成果,也看到了郑州近几年涌现出的新人新事和城市文明之风。如歌舞小品《无品芝麻官》,采用轻松活泼的情景剧形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区网格化管理这一新鲜事物,令人耳目一新。又如小品《杨警官》,通过三个普通市民争着给他们心目中的好交警杨警官送鞋的情节,展现了“2012感动郑州十大人物”之一的普通交警杨华民的先进事迹。杨华民还亲自登台表演并接受主持人采访,让观众得以认识真实的杨华民。此外,晚会中有三个节目名称带有“郑州”二字,即相声《幸福郑州人》、歌曲《郑州小夜曲》和尾声大歌舞《大美郑州》。其中《大美郑州》由著名词作家朱海作词、著名作曲家刘青作曲、著名青年女歌唱家谭晶首唱,以甜美纯净的歌声和热情奔放的舞蹈把晚会推向高潮。

当然,瑕疵在所难免。一是从一般观众的审美角度看,晚会中的语言类节目偏弱,不但数量少,而且艺术上也较粗糙,喜剧效果不强。二是魔术《恭喜发财》因灯光原因,表演中出现穿帮,令观众的惊奇和神秘感效果大大削弱。

瑕不掩瑜,期望2014年的郑州迎新春联欢晚会能给观众带来更多快乐和惊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