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作家们需要什么样的经纪人?
“老家”的房价
为何让我们牵挂
“低保不保低”
损伤政策善意
弹冠相庆“贫困帽”
监控地下水污染还应再快一点儿
标语口号式大学校训有何实际意义
还有多少“保护主义”藩篱该拆除
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
释放何种信号
重建社会信任的根本之道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低保不保低”
损伤政策善意

“低保不保低”

损伤政策善意

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社会保障绿皮书。在安徽、福建等5省市调查显示,受调查的低保家庭中,六成不是贫困家庭,有近八成的贫困户没有享受低保救助。(2月24日《新京报》)

低保救助,是种公共温暖的抵达。“低保不保低”的保障困局,非但政策的善意不能自然发散,甚至还将损伤公平正义。

对于困难民众而言,低保就是救济粮。近些年来,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低保的投入都在增加。可在本次接受调查的低保家庭中,却有近八成贫困户没能享受低保,这不得不让人生疑:低保到底流向了何方?

调查中,“六成低保户不是贫困家庭”的结果,似乎解答了这种疑惑:之所以有如此比例的贫困户得不到救助,或正是因为大量享受低保的非困难群体享有低保,挤占了贫困户的机会和份额。

也许,标准的模糊和政策的粗陋,是造成“漏保、错保”的重要原因。不过,相同的调查样本中,漏保和错保的比例,竟然近似于对称,恐怕真正的问题,还是在于监管不力造成的流失和侵占。

必须意识到的是,低保政策作为公共救助,其成效的评价标准绝非低保投入的多少,而是这些投入能否真正到达贫困家庭的手中。但从层出不穷的低保乱象来看,低保的救济粮已然异化成了某些人眼中的肥肉。

关系保、人情保,甚至还有民政官员靠吃“死人保”发财……由此可见,低保乱象的成因,有个很重要的特点,便是权力触手太长,低保审核、发放程序不严谨,监管不透明。当低保成为任意支配的资源和福利,在权力尚未受到足够约束之前,恐怕难以遏制自肥的冲动。

一场调查都能发现的情况,作为贴近、深入群众的民政机构却视若无物。由此可见,并不是骗保者太聪明,而是错保的发生,有着公权自肥的魅影。要么向近亲输送利益,要么则在低保这块救助蛋糕上直接啃上一口,在这样的情境下,牺牲的是那些真正需要救助的低保人群的份额和指标。非困难群体享受低保,断的是困难人群的生路。

错保之错,并非无心之失;漏保之漏,恐怕也非疏忽所致。在低保投入相对固定的情况下,错与漏体现出来的这种此消彼长,意味深长。背后所隐含的或正是侵占的事实。

而要防止救助资源的流失,防止“低保不保低”,关键在于监督体系的完善。当骗保者需要支付相应的代价,当审核发放的权力之手要为出现的错漏负责,那么低保这份救济粮才不会成为依附权利便利者嘴里的肥肉。也只有监管严密,才能防止低保等救助资源渗漏在输送过程中,尽数传递到困难民众手中。

面对调查所反映的救助尴尬,背后所反映的流失和侵占值得警惕。有限的低保资源,不能被非救助对象无限透支。 时言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