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狗不叫干部”更多些
养老金保障不公平感
从何而来
“坑爹”本质系特权的存在
应对污染
应从公布真相开始
半夜鸡叫
政府采购
不能“只买贵的”
没有灵魂的校训
不足为训
愿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没有灵魂的校训
不足为训

没有灵魂的校训

不足为训

只要是大学,都会有校训。但至少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却记不住自己的校训。

近日,一项针对国内256所大学的调查显示,有192所学校的校训都是“四词八字”的口号式,还有个别大学校训甚至完全相同,高校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2月24日《武汉晨报》)

校训,校训,一校之训。《辞海》对校训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冯友兰先生在论大学教育时说:“大学既是专家集团、自行继续的团体,所以一个真正的大学都有它自己的特点、特性。由于一个大学所特有的特性,由哪一个大学毕业的学生,在他脸上就印上了一个商标、一个徽章,一看就知道他是哪一个学校的毕业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所大学都是有生命的,它为学生们打上容易辨识的印记,因而它的校训亦会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校训不是随意之作,更不该是应景之作。一所大学繁衍发展、生生不息,必有其深广的传统习惯,并日久而形成一种精神气质。好的大学,校训不可能与别人相同,正如一个人的眉眼和另一个人不可能长成一样。河南大学曾是一所了不起的大学,它的校训是: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这样的校训谁能与之“同质化”?假如一所大学照搬照抄这样的校训,但它能照搬照抄其文化积淀吗?能照搬照抄其个性与精神吗?

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显现的是教育的程式化、空洞化、虚浮化。梳理39个校训,“创新”在11所高校校训中成了“万金油”,反映的恰恰是创新能力的低下。创新不是口号,不是急功近利,而是生动的实践。创新与创造是教育的灵魂,但是沦为口号、“万金油”,却是失魂落魄。

没有根基、没有灵魂的校训不足为训。如果不能承载思想,不能承载知识上的独立、学术上的自主,不能“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那么,校训就什么都不是,仅是几个字儿而已。

校训反映一个大学文化厚重与否,校训体现一个大学的精神。但是,现在许多大学衙门化,越来越浮躁,越来越没有文化了。大学像是一个官场,许多大学的校训并不是长期固定的,而是随行政意志变来变去。以行政为主导,搞出来的校训粗鄙浅陋,似乎哪个学校用着都行,但放在哪个学校身上又都缺少意蕴与内涵。 今 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