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郑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化繁荣发展 百姓笑逐颜开
故里经纬
新郑要率先建成“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zhb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化繁荣发展 百姓笑逐颜开
品牌塑造提升影响公共服务普惠城乡

本报记者 尹春灵

一场场扣人心弦的戏剧、一个个全心投入的草根演员、一群群翘首围观的观众……为了让市民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文化热情,新郑市采取各种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我们看到,在这座城市里,一个个底蕴深厚的文化项目正成为人们的心灵驻地和精神家园。广场是娱乐天地、博物馆是历史缩影、图书馆是知识宝库、文化馆是歌舞乐园、湿地公园是观景秀地……因为它们的存在,这座城市正变得文明、变得厚重,更变得智慧。

文旅融合激发活力

在新郑,郑风苑景区镌刻着《诗经·郑风》的奇石,形态各异,令人流连忘返。她以脍炙人口的郑风诗歌和缠绵悱恻的爱情传说故事,使这里成为人们心中的爱情圣地,吸引了众人前来一览她优美而迷人的风情!另外,黄帝故里、具茨山、湿地公园等景区也以独特的文化符号赢得省内外人们的青睐。

文化为魂,旅游是体。在新郑,文化已成为旅游的“灵魂”,增强了旅游的吸引力和活力;旅游已将文化的内涵用形象生动的形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形成了独有特色的新郑旅游文化。文旅融合,促进了文化繁荣,也加快了旅游业的发展。

品牌塑造提升影响

2012年,于新郑文化而言,既是百花齐放的一年,也是砥砺奋进的一年。大型上古史诗豫剧《轩辕大帝》首次公演、郑韩故城东北角城墙遗址公园开工建设、郑国车马坑和新郑博物馆升级改造,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年,壬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和第六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成功举办、黄帝故里景区成功入选“2012郑州市风景名胜类十大城市品牌”、2012年中华枣乡风情游暨第十届“好想你”红枣文化节再次成为焦点……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文化活动极大地提升了新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该市地域文化越发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一直以来,新郑市加强特色文化品牌建设,以新颖多样的形式、精彩纷呈的内容充分展示着传统习俗的独特魅力和地域文化的深厚底蕴,让一个个文化精品成为该市金灿灿的名片,使城市更具魅力和活力。

公共服务普惠城乡

艺术传递幸福,文化改变生活。在新郑市炎黄广场上,每天都汇聚着不约而同前来娱乐的群众,他们吹拉弹唱,你方唱罢我登场,采用快板、戏曲、歌曲,在嬉笑说唱间将自己心中的感情表达出来,彰显出浓浓的文化气息。而各个农村的文化大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始终活跃着农民健身运动的身影。

新郑市着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百姓大舞台”、“戏曲擂台赛”等文化活动为载体,为市民群众提供文化活动平台。全年共举办戏曲、歌曲、器乐等各类比赛10多场,上演综艺晚会32场,被郑州市委宣传部评为“欢乐中原·魅力郑州”广场文化活动先进单位;“黄帝故里·新郑市民文化大讲堂(2012)”、“践行核心价值,做最美故里人”、围绕“厚德、自强、传承、创新”的“新郑精神”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营造出了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将文化深深地沁润到每个人的心田,使新郑这片沃土上涌现出一个个文化爱好者。

文化广场上歌舞翩跹,湿地公园里人流如织,农家书屋内书香四溢……在一个个片段和一幅幅剪影中,我们看到新郑文化书写着一个又一个的靓丽篇章,看到一个个百姓喜笑颜开。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