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郑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今年两会收到
建议和提案326件
新郑市四届人大
二次会议举行
阳光明媚春意浓 市民倾情话两会
两会劲吹务实节俭风
两会好声音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两会好声音
政协委员白淑霞:
提升城市品位

肩负着新郑63万人民的重托和期望,参加新郑市“两会”的代表、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共商新郑发展之大事,发出了广大市民期待的“好声音”,传递出了正能量。

人大代表时智灵:

调整结构 创新发展

在分组审议中,时智灵拿着新郑市《政府工作报告》认真地翻看,拿着笔不时地在上面圈圈点点,那样子俨然一个专心的学生,让记者都不忍心去打扰他。终于等到散会了,记者才“见缝插针”地跟他交谈起来。

他说,《政府工作报告》对他启示很大,让他更坚定了发展的决心。“首先,不断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做好产品出口工作,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次,除了继续做好窗饰商品外,还将生产成品窗帘,以满足更多顾客的需要;最后,搞好公司扩建工作,进一步吸纳附近农村富余劳动力来公司就业,为家乡、为政府多做一些贡献。”时智灵信心满满地说,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政协委员白淑霞:

提升城市品位

白淑霞,算是一位“资深”的政协委员。今年的“两会”上,她仍然有话要说。

白淑霞说,去年提交的关于炎黄广场、市区主干道摊贩占道经营的提案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也采取了有效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这些她仍不“心满意足”。“虽然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力度还有待加强,整治还需要常态化。”

通过视察新郑城乡环境和听取报告,白淑霞认为家乡的建设日新月异,城乡的发展都在报告里用数字真实地体现了出来,充分说明政府是务实的政府。

做食品企业20多个年头,往年的提案大多和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有关。如今,她把目光放在了整个城市的发展、民生的改善上。“希望政府有关部门更加重视城市形象的维护,提升城市品位。同时,报告把民生提到了重要位置,政府为民着想,让百姓享受更多更大的实惠,这样我们才能尽快地建成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示范区。”

人大代表孙兰针:兴村兴业 目标明确

兴村与兴业是孙兰针挂在嘴边的话题。“《政府工作报告》里指出:夯实农村基础,提高农业效益,着力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报告还用很长的篇幅讲了三农问题,让我备受鼓舞。一直以来,政府对三农问题都比较重视,在工作中,政府给了我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帮助。”

孙兰针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与群众接触的时间最多,回到村里后,她会及时地将报告精神宣传给群众,特别是报告中的“全力办好为民实事”,她会重点宣传,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政府工作的意图,赢得更多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更加坚定发展的信心。同时,作为一养苑生态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兰针将积极做好鲜活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项目的准备工作,为促进群众农产品外销、农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政协委员樊伯巍:提高交通效率

樊伯巍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在听了报告后感觉很振奋、很受启发。我们要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积极出谋献策。”

就有关新郑市交通方面问题,他这样对记者说:“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迅速进入平常百姓家,交通需求量骤然增大,这给我市交通增加了压力。因此我建议继续加强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优化交通结构 ,提高交通效率,加强新交通法宣传,并希望广大市民珍惜生命,文明出行。”

人大代表李凤枝:

创新让企业发展之路更广

“创新就是走高端,时刻保持在高端的位置。”记者在两会现场见到了新郑市人大代表李凤枝,她对创新的看法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凤枝说,这是自己第一次参加“两会”,很是高兴、自豪,感觉社会大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好,服务型政府对企业有更多的支持,会给民营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也让她有了更大的激情。

李凤枝告诉记者,报告统揽大局、体现民心、振奋人心。报告中提出的创新,非常具有高度、远见和前瞻性,也非常实际。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对于企业来说也同样,企业只有系统地、持续地创新,才能解决发展中的瓶颈,获得长足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报告鼓舞人心,我们企业将依靠创新发展与创新驱动,稳中求进、稳中求变、稳中求好,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政协委员王燕:

打造普法新平台

“通过视察和听取报告,我感受到了新郑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民生,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惠民举措收到了良好成效。我也感受到了新郑以民生为核心,建设幸福城市的决心和信心。”

王燕说,希望政府以后抓办更多、更好、更大的普惠群众的优势项目。同时她表示,作为司法战线的委员,要珍惜荣誉。一方面在本职岗位上奋力进取,努力工作,全力打造“新郑普法行”普法新平台,坚持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坚持普治结合,努力为新郑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另一方面,要继续体察民情,反映社情民意,为新郑发展建言献策。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