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2013全国两会 热点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7亿人“挤”在一起
“大城市病”成难症?
村官李连成:
“今天农业部的领导来了”
赵本山PK郁钧剑
我来做翻译
女飞天刘洋:
我没参加神十航天员备选
多给一线劳动者涨点工资
痛陈补课乱象
代表写满20页纸
“每天锻炼一小时”
改成“每天一节体育课”
syh33195
0308红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7亿人“挤”在一起
“大城市病”成难症?

7亿人“挤”在一起

“大城市病”成难症?

2011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过半,其中相当部分人生活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合理控制规模”。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城镇化发展的论述,引起两会代表委员的热议。

雾霾、堵车、水污染、高房价、垃圾围城……我国已进入大城市病集中爆发期,大城市病并非中国独有,国际视野中如何开出一个有效药方?

治理与危机赛跑

不约而同,几位代表委员都把眼下的中国特大城市比作“重病号”。

“交通拥堵如肠梗阻,空气污染是哮喘,水污染是血液中毒,垃圾围城好比恶性肿瘤,房价居高不下就是高烧不退。”全国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副院长罗霞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如松的诊断略有不同:“现在不少城市,肾功能在衰竭,污水、粪便处理不了;肺功能弱化,绿地减少供氧少;肠道问题,很多资源吸收不好,消化不了;脉搏问题,交通拥堵,一些生态主动脉被切断。”

“药”其实没有少吃,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譬如北京,自1998年起,实施了以首钢搬迁为代表的200多项大气治污措施,而一个PM2.5似乎又“一夜回到解放前”。

罗霞代表这样盘点各大城市出台的诸多对策:

看交通,限号、限行、提高停车收费、发展公交系统,但“蜗牛车”依旧满街爬行。

看城建,疏通沟渠,改造管网,“拉链路”开开合合屡招民怨,一场大雨浇下,还是坐在天桥上“看海”……

“现在是治理与危机赛跑。”她说,“城市治理措施很多,新问题却层出不穷。”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说,户籍制度改革、放开异地高考、推进城镇化是未来的方向,可是这会不会进一步加重大城市病?

26年“长”出一个北京城

英国伦敦也曾以“雾都”知名,美国纽约中心地带至今还在堵车,墨西哥城的污染导致了“城市蜃楼”……

大城市病归根结底是“大”引起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注意到,截至去年末,北京常住人口达2069.3万人,是1986年的两倍多,相当于26年就多出了一个北京城的人口。

与外国相比,中国城市建设的三大误区加重了城市病:

——几十年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各方面政策都向城市倾斜。

——按行政级别配置城乡资源的体制,导致地域最广而级别最低的农村难以获得发展资源。

——“摊大饼”式的粗放扩张忽视科学规划,对长期性、功能性考虑不足,防灾能力脆弱。

“我有一次去香港,一个大老板到机场来接,不是开车而是坐地铁来的,因为坐地铁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全国人大代表郭向东说。

大城市病求解良方

对于那些仍然想拥入大城市的人,应通过发展水平较高、公共设施齐全的卫星城来分流。全国人大代表王文忠说:“要加强城市群规模的科学规划和布局。”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就要实现人口的就地转移、就地就业。统筹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强支撑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王名委员说,如果不是人人行动起来,光靠政府、靠制度,还是解决不了问题。治理大城市病需要全民参与,比如绿色出行、垃圾分类。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