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无人
之境
文学为“中国梦”助力
创新,撬动“中国梦”的杠杆
“新国五条”与以往楼市
调控政策的三大不同
校训雷同,缺失的是什么?
关于完善我国长假制度的思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关于完善我国长假制度的思考

黄铁苗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国重视扩大内需发展战略;现在和今后将更加重视这一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讲到这一问题时指出,要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扩大内需,释放居民消费潜力,需要为居民提供足够合适的消费时间和空间。完善我国长假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完善我国长假制度的必要性

1.完善长假制度有利于释放我国巨大的消费潜力。自实行长假制度以来,每个长假的消费都十分火爆,2012年十一长假更为突出。数据显示,2012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重点监测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8006亿元,比2011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增长15%左右。两节长假期间,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点旅游收入17.65亿元,同比增长24.96%。两节长假引爆消费的火热行情,凸显出我国居民消费的巨大潜力。同时免收高速公路费的举措带动旅游人数爆发式增长,也说明了刺激政策对拉动消费的效果十分显著。如果未来能够采取更多刺激消费的政策,将起到非常显著的拉动内需的作用。

2.完善长假制度有利于更多的民众出外休闲。我国实施长假制度,本意是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多休息时间,以便更好地休息、娱乐、学习,使自身精力得到恢复,能力得到提升,进而实现自身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刺激民众消费,推动国家经济发展。长假出外旅游是实现这一作用的最好形式。然而,全国统一的长假制度却影响了长假作用的发挥。具体表现为:一是拥堵现象造成了“出行难”,不少居民愉悦的出游心情受到影响,部分民众由于担心拥堵而选择不出门。二是由于交通拥堵、吃住困难造成不少人的“长假综合征”。这就是不少人不仅在长假期间心生烦恼,而且长假过后一段时间身心还难以恢复。这就使得本该轻松的休息时间“不轻松”,同时,假期经济效益也未充分发挥。完善长假制度就能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

3.完善长假制度有利于提高旅游质量和效率。全国统一放假,出游车多人多,不仅造成交通拥挤,对与此相关的方方面面都造成了困难。一是突如其来的大量游客,使旅游景点无法招架。在不少景点,旅客排队买门票、坐索道、乘观光车、拍景点照,一等就是几个小时。由于人多拥挤,人们更多看到的是人,而不是风景。二是集中时间放长假,使大量的游客买票难、吃饭难、住宿难,不少旅游公司趁机让旅程“缩水”;有不少商家利用长假随意涨价,趁机宰客;更有不良商家趁此时机推销假冒伪劣商品,使旅客蒙受损失。还有就是集中放长假,使不少旅游景点长假过后会出现相对冷清时期,然而其维持正常运转的投入并没有减少。完善长假制度就能使旅客的旅游质量和旅游景点资源的利用效率都能得到提高。

总之,完善我国长假制度有利于我国扩大内需,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更大满足,幸福指数得到提升。

三、完善我国长假制度的建议

(一)实施邻省错开放假制

我国有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人口分布不均, 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集中在中东部地区。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状况、气候条件、风土人情存在较大差异,每个省都有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和历史文化,这些都吸引着不同省份的游客。为了解决长假交通拥堵、食宿困难、景点拥挤等问题,适宜施行邻省错开放假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在同一个假期,例如五一节或十一国庆节,基本一半先放假,一半后放假。可以将正好在节日期间放的假称为正假,之后放的假称为副假。放正假和放副假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可试行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相邻省份交错进行。如黑龙江放正假,吉林放副假;辽宁放正假,河北放副假;广东放正假,湖南放副假;福建放正假,浙江放副假。等等。如此有望大大减轻交通拥堵和食宿不便以及景点拥挤现象,从而大大提高旅游质量。

(二)尝试人口、经济大省、发达城市与周边省份错开放假制度

一般来说,交通拥堵与出行人数,特别是车辆数量成正相关,而长假期间出行人数和车辆又与该地区人数和经济状况成正相关。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常住人口在6000万以上的省份有7个,广东省、河南省、山东省的总人口都在一亿人上下,人口最少的大陆省份是西藏自治区,其常住人口为300万。从经济状况来看,据统计数据,2012年,广东GDP为5.7万亿元,排名全国首位,江苏5.4万亿元、山东5万亿元,分别排名为全国第二和第三位。与广东相邻的湖南、广西的GDP分别为2.2万亿元和1.3万亿元。经济发达省份民众的经济实力相对雄厚。资料表明,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33亿辆。全国8个省的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000万辆,其中山东省和广东省机动车保有量超过2000万辆。截至2012年9月底,与广东邻近的广西为900万辆、湖南有813万辆。因此,将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以及人们向往的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河南、陕西等省,与周边省份错开放假,能够缓和本省及周围省份的交通拥堵情况。作为另一种错开放假的方式,不妨作为参考。

(三)错开放假的时间安排

在时间安排上,先后放假可相隔二三天时间,这样可使道路、酒店、旅游景点、交通部门等减缓压力,得到稍事休整,再行接待游客。还需要注意的是,哪个区域先放假或后放假也要错开和对换。在当年时间内,一个地区既要享有正假,也享有副假。例如,广东第一年五一享有正假,十一就是副假。到了第二年要对换过来,不能使一些地区长期是正假,一些地区长期是副假。在不同地区的正假和副假相对稳定且合理的情况下,为了减少麻烦,可以按照公元年份的尾数固定哪些地区逢单数、哪些地区逢双数放正假或副假。另外,还需做到的是,国庆是我们国家的大节日,一般天安门广场和不少地方都会有许多供游人欣赏和游玩的设施,实行错开放假制后,这些设施要相应延长时间,以使享受副假地区的游客都有机会享受到。另外,春节是中华民族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海内外华人在这一天共同庆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电视台于除夕夜都要隆重推出春节文艺晚会,中华儿女在这个节日中都会沉浸在无比的欢乐中。所以,春节可错开一二天放假,但是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初二全国同时放假。春节出外旅游的人相对较少,而回家人多,错开一二天时间,交通拥堵也会缓解许多。港、澳、台地区按传统方式放假。

(四)取消清明节假日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其起源并非是为了纪念祖先,而是“在特定社会环境和落后科学条件下人们为追求心理平衡而进行的一种封建迷信活动”。这种唯心思想到了现代,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从媒体报道来看,现在的墓葬费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至于清明祭祀物品的花样之多,则难以计算,造成了严重浪费和环境污染等。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不少家庭对于老人生前却不愿尽孝。清明作为哀思逝者的节日本无可厚非,然后当代这种丧葬浪费、重死轻生、厚葬薄养现象与我国对清明节的过分重视有密切联系。清明长假制度使这一现象制度化。它不仅会加剧这一现象,而且会给许多人造成巨大压力,尤其是远在他乡工作的独生子女,迫于制度和亲族压力,他们要在清明节回乡祭祀。去女方家还是去男方家,会造成矛盾等。中国是现代的中国,通过取消清明假期,提倡一种现代的孝心文化,告诫世人要重视老人的赡养,重视老人生前的幸福。取消清明长假有利于从制度上避免“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现象。

(五)恢复五一黄金周

2008年取消五一长假,主要原因是人员流动数量庞大,交通拥挤,旅游产品短期内供给不足,旅游景区人满为患,也给旅游及相关企业经营活动安排带来较大困难。现在,我国大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轻轨、地铁等公共基础设施相继建设和竣工,五一不像春节大家都要回家过年,交通不会成为大问题。加之全国商业服务设施明显改善,各地开发了许多新的旅游景点,增加了各种休闲娱乐设施,开设了新的服务门类,就能避免单一的旅游消费方式和过度集中的消费现象。这些都为缓解交通、服务压力,恢复五一黄金周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如果我们的上述建议被采纳,全国错开放假和取消清明节假日,这样就可以将五一调整为一个长假。五一劳动节是一个国际性的节日,恢复长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我国来看,恢复五一黄金周将在上半年度形成一个消费高峰。据估计,若恢复五一黄金周,可以产生至少5000亿元以上的消费力,这不仅能够继续拉动我国内需上升,还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更能丰富广大劳动者的生活。

(作者为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