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侯寨乡表彰好媳妇好婆婆好丈夫
百名大病贫困妇女获救助
残疾青年生活在爱的包围圈
志愿者送文化下基层
雷锋精神塑造金水品格
道德讲堂讲身边“雷锋”
整治施工现场扬尘
爱心义诊走进社区
为招聘求职搭连心桥
65盏路灯照亮回家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残疾青年生活在爱的包围圈
爱心人士发起“一人扔一只空瓶子”爱心号召令

本报记者聂春洁文/图

家住铭功路西陈庄的残疾青年袁小虎生活窘迫,虽然行走困难,但仍每天上街捡废品补贴家用。看到他生活艰辛,周围人自发起来帮助他、鼓励他,让他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小袁告诉记者,在他26岁的生命中,来自陌生人的爱心从来没有间断过。

袁小虎今年26岁,独自住在西陈庄后街一间铁皮屋里。小袁刚出生,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便离家出走,半岁时他高烧,从此再也没能站起来。小袁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从来没进过学校。“那时社区见我因病耽误了上学,就联系到河医大,一支学生志愿者每周到家里为我上课”。这项善举让小袁受益很大,直到现在,他最大的快乐,就是在捡废品的路上,停在路边书报摊看会报纸。小袁说:“我最爱看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他们给了我信心,我一定要靠自己生活。”

去年小袁的奶奶去世了,他搬回来和父亲、继母同住。父亲的房子在七楼,没有电梯,姑姑便找了这处铁皮屋让他居住。铁皮屋看上去跟移动公厕几乎一样,里面只有一张床,床上堆满了衣服、被褥,隔着窗户都能闻到浓重的异味。

袁小虎现在每个月有350元低保金,勉强够吃饭。天气暖和时,他上街去捡瓶子,挣些零花钱改善生活。当问到为什么不向家人求助时,小袁连连摆手。在他看来,父亲、姑姑都有自家的难处,父亲身患精神疾病,病情时好时坏,继母以前当环卫工,扫地时遭遇车祸,左腿留下残疾,姑姑在村内当保洁,生活也不算富裕。

他推着小推车去捡瓶子时,经常有人主动往车内扔瓶子、食物,甚至钱,小袁知道他们是好意,但他并不希望接受别人的施舍,因此他特意在小推车前面写道:“投进一个瓶子,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小袁说:“我不能乞讨,那样对不起奶奶,她希望我有出息。”

近日,爱心人士发起了“一人扔一只空瓶子”的爱心号召令,想协力帮他。小袁很开心,他在小推车四周写满了字,其中一侧写的是:“有了您的帮助,我的生活不再艰辛。”小袁说,这些话都是自己亲笔写的,他想让那些陌生的好心人知道,自己明白他们的好意。

来自社会的爱心还不止这些。小袁住的铁皮屋门口有两级台阶,对他这样的残疾人来说,每次进出都意味着极大的痛苦。每天早晚,社区巡防队员会过来帮他,“他们轮流过来,一边搀扶我,一边帮我抬推车”。偶尔巡防队员不在,他就在路边找人帮忙,很少被拒绝。经常有人过来帮他打扫卫生,送食物、用品,“一个在街边卖鞋垫的婆婆,经常给我买好吃的,今天中午给我买了饺子。”3月5日,很多热心人过来送东西,小袁提到自己一个人寂寞,一位名叫宋伟的好心人立马送给他一个收音机,还跑去买来很多电池,让他留着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