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五朵金花”话城管
区街动态
种下千行树 换来层层绿
网格员协调排险情
网格内的事
就是自己的事
干部上班指纹签到
中原区农民看病无忧愁
wx33186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参合人数7.05万 受益者25.38万人
中原区农民看病无忧愁
贴心服务无烦忧经费保障更放心

本报讯(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管宇)家住须水街道铁炉村的王老汉近日喜事连连:儿媳刚刚生个胖小子,6000多元的医药费新农合就报销了4000多元,老汉个人仅支付了1000多元。老汉回村后,逢人便讲新农合这个好政策,庆幸自己赶上好时候。

为妥善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避免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2006年,中原区和全省同步启动新农合工作,夯实基础,加强宣传,政府补贴力度居全市之最,新农合工作也走在全省全市的前列。

政策宣传到农家

为了让更多农民了解到新农合的好政策,中原区开展了以“进村组,进集市,进农户”为内容的“三进宣传”,把工作做到农民的心里。在村组里举办“新农合大讲堂”,把宣传车开进村中集市。走村入户与村民面对面讲政策、算利益。将基本药物、报销比例、治疗疾病一点一点讲给村民。理解才能接受,村民们逐渐消除了心中的困惑,开始接受新农合。现在,农民参合积极性、主动性更高。目前中原区农业人口7.07万,参合人数7.05万人,参合率达99.6%,超出市定目标2个百分点,截至目前已累计受益农民达25.38万人,补偿基金达0.7亿元。

贴心服务无烦忧

2006年,中原区成立专门组织管理机构新农合管理办公室;2008年,建立区级联网的信息化平台,县级医院就诊实现即时结报。7年发展,已从当初的建立市区二级联网的信息化平台到建立省市区三级联网的信息化平台,目前在全省范围内定点医院全部实现即时结报。2013年,逐步推行新农合一卡通,农民使用新农合更加方便。

新农合工作依靠真诚服务赢得了民心。农民由最初报销需要拿十几份资料,来来回回跑上很多路,现在持新农合医疗证在就诊医院即可实现直接结算,三天的报销时间缩短到三分钟。

经费保障更放心

政府托底,农民无忧。近年来,中原区持续加大政府投入,不断提高保障水平,辖区农民切实得到最大的实惠。2013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达到417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提高到357元,个人缴费达到60元。

参合农民医疗保障待遇得到稳步提高。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由70%提高到90%;住院报销封顶线由每人3万元提高到15万元。普通门诊报销比例由30%提高到60%,报销封顶线由50元提高到100元。截至目前,中原区参合农民人均实际住院补偿比近50%,基金使用率达到85%。新农合在中原区的实践,杜绝了辖区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被农民亲切地称为“农家医保”。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