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河南鑫山再度降低联营费用
助力凤凰城和谐发展
交警倡议绿色出行
集中供热今夜停暖
东站公交客流翻番
经开区抢抓季节植树忙
每天锻炼一小时
孩子缘何难做到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孩子缘何难做到
锻炼时间难以保证
春晖小学的学生们在做课间操

每天锻炼一小时

孩子缘何难做到

本报记者 安群英 聂春洁 李瑞蕊 王影 文/图

根据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每天锻炼时间应该达到一小时。当前,郑州中小学生户外活动时间达标了吗?学校和家庭还需要做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昨日走访了我市部分中小学校。

调查

南阳路第三小学:在校期间锻炼时间以体育课为主,每周两节体育课,每节45分钟,一周共计90分钟;课间活动分为15分钟大课间和10分钟小课间,而课间活动主要用来上厕所和同学聊天,所以不好统计在锻炼时间内。

东风路小学:每周有两节体育课,除周一升旗外,还有四次早操,时间约40分钟。

金沙小学:每周有两节体育课和一节体健课。

市101中学:每周两节体育课。每天上午20分钟跑操时间,下午集体做眼保健操。下午下课与晚自习之间,有一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学生可以从体育馆借体育用品,到操场上打羽毛球、篮球等。

中原路小学三年级学生茜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天上午有两个10分钟的小课间、一个20分钟的大课间,下午有一个10分钟的小课间。大课间学校会组织集体做广播操,剩下的课间时间,除去喝水和上厕所,活动时间只剩约15分钟,一般会选择和同学跳绳和踢毽子。茜茜说:“学校每周安排两节体育课,如果加上40分钟的体育课时间,就能够达到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遇到没有安排体育课的时候,就只能活动35分钟。”

101中学高三学生张梦豪表示,除了学校规定的跑操外,他喜欢打篮球,但是由于课程紧,“平时晚饭后打20分钟,周末时间多一些”。

心声

期待创造玩耍的环境

市民董彦璐的孩子在南阳路第三小学就读六年级,她坦言,虽然现在小升初按片划分,但为了考上好中学,六年级学生的学业压力不小,孩子每周课余时间多被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辅导班占满。

南阳路第三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李芬茹则表示,她希望孩子放学后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但现实中很难实现。“家长白天上班,回家要做饭,没时间陪孩子出去玩。” 李芬茹说,“小区到处车多、人多,也没有可让孩子放心玩耍的地方。”

张岚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五年级,她给孩子报了钢琴班,每天放学后练习一小时。“就这一小时都要挤出来,因为女儿面临小升初,作业多。”一天的学习生活安排得很是紧张。 张岚说,如果哪天作业少,自己会陪女儿下楼走走,“我当然也担心孩子身体素质下降,但是没办法,希望学校在这方面多想些办法”。

省实验中学初一学生家长丁莉说:“孩子每天回来吃完饭就玩手机、电脑,等催着他写完作业,也到该睡觉的时间了。”丁莉说,孩子眼睛早早近视了,还开始发胖,现在社会缺少供孩子玩耍的安全场地,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学校多创造一些锻炼机会,“多修建一些体育设施,多安排一些活动时间,教育部门应该加强重视,这是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大事”。

建议

学生锻炼不能全靠学校

伏牛路二小的李老师告诉记者,学生在学校的活动时间并不算少,上午、下午都有一个20分钟的大课间,学校会组织学生做课间操、眼保健操等。伏牛路二小每周安排三节体育课,最近还增加了两节活动课,这样平均下来,每天都有一节课时间是用来进行锻炼的,“就学校来说,学生每天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只多不少”。

李老师表示,小学生每天下午4点半放学,剩下时间都是在学校管理之外,“家长应该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活动时间,不能以忙为借口,对孩子放任自流。”

在101中学高三任教的王老师则表示,对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学校肯定持鼓励态度。“除了教育部门硬性要求外,作为老师,当然希望学生体力充沛、精神活跃,这样才便于吸收新知识。”

王老师赞同“学生锻炼不能全靠学校”这一观点,她告诉记者,101中学有部分寄宿生,“他们的锻炼时间就有保证,晚饭后去体育馆借一些体育用品,然后到操场上打羽毛球、篮球等,反而是走读生的锻炼时间很难达标,因为家中容易忽视这一块”。

不过,也有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向记者分析说,很多学校建校之初生源少,规模也有限,造成操场等活动场所相对较小。“后来随着生源的增加,原有的活动场所渐渐变得拥挤,学校不提倡学生进行大型体育锻炼,担心学生在剧烈运动时发生意外。”这位老师说,学校对活动场地、活动项目进行严格限制,加上锻炼形式单一、枯燥,也会导致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