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现阶段几大红利构成分析
文化要提升世道人心
怎样抓住第二波全球化红利
城镇化红利潜能究竟有多大
文化在哪里
制度为何能产生红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怎样抓住第二波全球化红利

刘志彪

中国所获得的第一波“全球化红利”已经基本结束

中国过去坚定地走开放经济的道路,特别是2000年以来,紧抓加入WTO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大力吸收FDI(对外直接投资)和发展加工贸易。这种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放松了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硬性约束,使中国成为这一波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总的来说,这个战略机遇是世界给中国创造的而不是中国主动创造的,是跨国公司出于节省成本动机和在全球进行产业战略配置的动机而以制造业和服务业外包的形式发动的,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中及时抓住的最重要的战略机遇。2008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显示了中国所获得的第一波“全球化红利”已经基本结束,中国需要与世界进行再平衡。

在中国与世界的再平衡过程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和表现之一,我国最高决策者的最重要抉择之一,就是要进一步利用世界经济危机给中国提供的争先进位的黄金机遇,及时主动地启动第二波经济全球化战略行动,这个战略就是要在扩大内需条件下,进一步实施深度全球化战略,发展“基于内需的全球化经济”。这是中国在新的世界政治经济背景和条件下,全面获取新的第二波全球化红利的最根本战略。这是中国为适应全球经济形势和竞争格局的变化而做出的主动的战略调整,也是中国给自己、给世界主动创造的一种战略机遇,对中国政府的战略思维能力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主动创造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机遇,确立适应发展新阶段的新开放观,做好战略和政策层面的事先准备,是中国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最重要含义和最主要内容。

美国的经验: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

发展“基于内需的全球化经济”并不是一个新现象。美国就是一个典型的基于内需的全球化经济体系,一个对全球产业分工依赖程度很深的国家。主要表现在:

第一,民众的收入水平高、购买力强加上人口众多,使美国的最终需求规模一直处于全球最大的地位,同时也是形成市场驱动型的全球市场治理者的主要条件。

第二,强势的国内市场需求加上其他非经济因素,塑造了长期的强势美元地位,诱使全球生产要素向美国流动,导致了全球其他奉行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对其进行大量的出口,使美国可以长期获得低成本的要素和产出品。

第三,美国因国内市场巨大和吸引力强,成功机会众多,也是吸收全球高级新要素力度最大的国家,如美国就是当今发达国家吸收FDI最多的国家,也是全球顶尖人才富集度最高的国家。

扩大内需战略并不反全球化。“扩大内需”是相对于扩张外需和出口导向而言,“扩内需”既可以开放的方式进行,如进口国外要素在国内加工并在国内或国外销售;也可以封闭的方式进行,如在国内完成产业链的整个价值增值过程,不与国际经济分工发生任何联系。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就是要在加入全球分工体系的基础上,强调利用全球的优质要素发展自己。

追逐第二波全球化红利,我国需要转换人才战略

第一,从战略的前提看,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全球化,主要的前提是国内市场不足以支持高经济增长的要求,同时我国低廉的人力资本等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而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战略,其主要前提是要素价格的不断提高,低技术、低附加值和高消耗、高污染的产出正在丧失竞争力,经济发展再也不能以牺牲劳动者利益、破坏国内的生态环境等为代价。因此获取第二波全球化红利的主要途径、创新驱动,是利用高级人力资本和劳动生产率,而不是单单凭借要素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

第二,从战略目的看,第二波基于内需的全球化战略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利用本国的市场吸收国外的高级生产要素,尤其是利用国外的人力资本来加速发展我国创新经济”。

第三,从战略的核心内容看,过去我国的外向型经济战略的核心内容,主要“通过吸收FDI来增进出口”,以及“用市场换技术”。新一轮的全球化战略,其核心内容是提高我国对创新要素的全球配置能力。

第四,从战略的路径看,在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中,基本的路径则是要求企业加入或形成国内价值链,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全球创新链,处于价值链高端位置的中国跨国公司将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自己主导的研发设计向国内外企业发包,使全球企业成为自己的供应商或形成全球供应链,然后把产出向全球销售。显然,形成和利用国内价值链或全球创新链是第二波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路径,需要的主要是高级创新人才和技术。

第五,从战略所依据的产业内容看,在依靠内需的第二波全球化中,中国要依托高级创新要素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如果这些产业在产业链升级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国际先进技术和人才的支持,无疑将会大大缩短中国的赶超进程。为了让世界先进国家成为“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要素供应商或供应者,把中国市场规模首先培育成名列全球前茅的世界性市场,是最基本的条件之一。

(作者为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省社科院院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