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科普大学服务群众
机关人员接受礼仪培训
开展企业复工安全检查
排查化工企业污染隐患
提升残疾人幸福指数
今日举行大型招聘会
五个切入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爱心义诊
低碳之家
人大代表听民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低碳之家

本报记者 聂春洁 通讯员 王丽茵 申莉

今年52岁的段国英退休后迷上了低碳生活,她想法设法从电视、报纸上学习环保知识,并和丈夫和儿子一起,将学来的知识用于生活,把节俭、节能作为持家法宝,成为远近闻名的“低碳之家”。

段国英家住沁河路水利局家属院,退休前曾任陇海社区主任。段国英告诉记者,自己喜欢低碳生活,是受丈夫杨中亮影响。杨中亮在水利部门工作,经常参加环保公益活动,一直主张要做“低碳一族”。段国英说:“我从报纸上得知,低碳生活就是低消耗、低开支,可光说不练都白搭,我要做来试试看。”

段国英家里原先用的是老式的燃气热水器,她和丈夫一起动手,将其换成自制的太阳能热水器,用于一家人洗澡,用过的水她还用大盆接着,用来冲马桶;每天淘米淘菜的水,段国英也会留着,用来浇花;洗衣服的水则用来拖地。段国英还响应社区号召,将家里的灯具全部换成节能灯,她说:“你别小看这点滴省下的水、电,我算过一笔账,仅靠节水、节电,我家一年就能省近一千块钱。”

段国英多年前就开始在家里实践垃圾分类,段国英说,以前收入不高,家里能用的东西都尽量不扔,“用不着的东西也会仔细分类,能卖废品的捆在一起,连废旧电池我都舍不得扔,一直攒着,后来实在没用,就送到附近学校的废旧电池回收点,让他们集中处理”。邻居们告诉记者,段国英家的垃圾非常少,通常都是果皮、厨余,“连塑料袋都很少见,一看就是会过日子的人”。

节俭、节能不意味着降低生活质量,段国英家里摆的是上世纪80年代买的木制家具,全都精心粉刷过,在满屋子葱葱郁郁的植物衬托下,非常漂亮。侍弄花草是段国英一家最大的爱好,在这方面,他们从来不吝于投入。在父母的影响下,段国英的儿子杨晋晖也成了一名低碳生活“粉丝”。和同龄人迷恋汽车不同,杨晋晖喜欢骑自行车,每次一家人去郊游,都是骑车出行。杨晋晖大学选择的是能源与环境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他仍然坚持骑车上下班,他说,他要和父母一起“将低碳生活进行到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