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卫生健康 上一版3
首届全国髌股关节不稳定高峰论坛召开
门诊见闻
郑州人民医院与登封市慈善总会
联手救助先心患儿
郑大一附院
临床药理研究中心通过FDA检查
关注医疗 守护健康
cq3359
医疗标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关注医疗 守护健康

本报记者 周 娟

一直以来,医疗问题牵动千家万户,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城乡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等问题都被两会代表所关注。采访中,记者发现,近年来,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有了很大突破,那么,市民们最直观的感受如何呢?最关注的又是什么?

聚焦一:基层完善医疗体系

近年来,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及水平与广大农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建议,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农民看病更方便。

从2008年起,我市卫生系统学习英国家庭医生的经验,借鉴“片警”做法,结合社区居民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需求,率先探索“片医负责制”服务模式,2011年,借鉴和延伸城市片医的成功经验,我市开展了农村片医试点。如今,“片医”制度实现了城乡居民全覆盖。“郑州着力构建的是‘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型就医模式。” 郑州市卫生局局长顾建钦说。这种新型就医模式让居民们有了自己的“健康管家”。

制度创新背后是政府的大力支持。郑州市委、市政府连续4年将片医负责制工作列入“为民办十大实事”,把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了郑州市中心城区医疗卫生规划和市域规划,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成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立法的城市。

“郑州‘片医’模式的一大亮点是实现了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片医’更加注重健康危险因素的干预,真正成为居民的健康守护人。”清华大学医药卫生研究中心主任刘庭芳说。“随着‘片医’的出现,医患之间建立了长期互信的合作机制,医患关系由陌生人关系变成了家里人关系,这是一种和谐的新型医患关系,是社会管理的创新之举。”中国人民大学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说。

聚焦二:大众期盼老有所医

“如何养老”成为两会热议的话题。其中,如何破解“老年人就医难”、“住养老院难”成为两大焦点话题。据调查,全国养老型医疗机构严重不足,多数养老机构只是养老,在医疗服务和心理关怀上存在不足。如果敬老院能够就近提供医疗服务,他们必会过得更加舒心。

2012年10月20日,作为我市唯一一家红十字会的合作医院,郑州市中医院与郑州市晚晴养老集团“医养结合”启动仪式在郑州晚晴养老公寓举行,这不仅仅是一个活动,更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理念率先提出与推广。

郑州市中医院以与郑州市晚晴养老集团的合作为契机,通过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的方式,郑州市中医院的百名志愿者将把全新的“三养”模式带给有需要的家庭。

“‘三养模式’就是要在预防、保健、康复、生活、饮食、起居上对身心健康予以全面维护的模式,达到医养、心养、食养。”该院院长刘宝琴介绍,这种医养结合新模式,对中医院医疗服务内涵加以延伸与扩大,与养老机构配套医疗服务,实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双赢模式。公寓的老人和小区的老人均可享受到中医院的“幸福养老,健康久久”的健康助力,同时使中医健康养老惠及民众。

“让老人健康幸福养老的问题迫在眉睫。”郑州市中医院院长刘宝琴说,将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是一条很好的探索路子。

聚焦三:尽快实现医保漫游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对医疗改革的探讨中,群众最为期待的是更多大病能够纳入医保、新农合报销范围,异地看病难,医疗管理水平提升等问题。

一些市民认为目前还存在异地看病难、检查项目多、就诊时间长等问题。此外,大家最关注的就是尽快实现医保异地报销,建议全国实行医保一卡通。

两会期间,在3月14日举行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胡晓义表示,对于跨地区报销问题,我国存在新农合、城镇职工、城镇居民三类医保,各地医保机构尚未实现全国联网,异地结算存在困难。解决该问题已有进展,通过提高统筹层次,减少异地就医人数。以前,新农合筹资主要以县为单位,现在普遍提升到市级统筹。已有几个省在推进省级统筹。

为缓解看病难,政策安排鼓励小病在基层看。但是,对于退休人员长期异地居住,就医结报难题,要重点解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信息的统一,第二是政策标准要逐步地统一。

全国已经有6个省级地区,30多个地市,还有150多个县实行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在解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公平性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