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楼院变化静悄悄
10年坚守首班车
上街区中心路办事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绿色网吧”里老少同乐
开展全民义务植树
网格服务赢民心
党员志愿者
结亲空巢人
帮我找弟弟
送您康乃馨
调解工作入“网格”
老旧居民小区实施改造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楼院变化静悄悄
道路翻修了水表安装到户了

本报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沈荣

今年春节,杜岭街道办事处82岁的老居民丁奶奶的孙子从外地回家过年。当他拎着垃圾习惯性地寻找熟悉的直通式垃圾道时却再也找不到了,奶奶高兴地说:咱张砦南街一号院垃圾袋装化,干净啦。

在杜岭街道辖区,这种从“熟悉”到“陌生”的变化,点点滴滴,润物细无声,楼院变化静悄悄——

垃圾道改造了

其实,不仅丁奶奶所在的张砦南街一号院的直通式垃圾道成为历史,整个杜岭辖区12个大到800户居民小到18户的楼院都掀起了垃圾道改革。

说起这种从一楼通到六楼的直通式垃圾道,丁奶奶最有发言权了:家住一楼,窗前垃圾池前经常散落着直倒下来的垃圾,一到夏天,为了防气味防苍蝇,窗户是从来不开的。

向12个老式垃圾道开战,这成为杜岭街道办事处去年的十件实事之一:封堵所有垃圾洞,打掉一楼垃圾池,配备玻璃钢制或铁制垃圾箱,实现全面垃圾袋装化。去年下半年,垃圾道改造全部完成。

道路翻修了

中医院社区杜岭中街115号院里住着郑州按摩医院的职工,以及原地安置拆迁居民和两栋商品房居民,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院内的道路20年一贯制,坑坑洼洼,破破烂烂,居民强烈要求将路面重新铺设。

去年,杜岭中街115号院的道路铺设终于列入改造计划内。施工队进场作业后,大家欢天喜地,极力配合。施工必然会造成居民出行、卫生清扫以及垃圾清运的暂时不便,居民们就会同社区工作人员一块儿干。现在,115号院里铺好的道路,不再需要修修补补了。

水表安装到户了

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2012年前,西里路146号大杂院的水表一直是一个门洞一块水表。

大伙儿共用一个水表,那“小插曲”不多才怪呢!为了按时交水费,每个门洞都实行平均门洞水表数后,由住户轮流平均收取每户水费的方式交纳水费。因为认为水费多了的问题,常常发生有住户不愿交纳水费而吵闹甚至谩骂,让住户们不堪其扰。

安装一户一表,这个看似简单的小事儿却成了146号大杂院居民们的梦想。光是收集住户资料、报自来水公司审查等基础工作就用了两个多月,自来水公司施工队历时5个月。这还亏得市政协群众工作队穿针引线,不停协调。

到了去年10月份,221户居民终于实现了一户一表。居民们打心眼里高兴,见着社区主任李莉,说着感谢的话时,又不忘添上一句:李主任,要是院里再能装上天然气,就更好了。今年,西里路社区与群众工作队又把安装天然气的事情列为2013年的社区工作任务之一,奔忙了起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