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时尚消费 上一版3  4下一版
聆听花开的声音
“醒客会”为孩子送去救命钱
你的网购安全吗
郑州国贸360广场三周年首推吉祥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你的网购安全吗
关注二:
交货环节乱 服务水平低关注三:
网购陷阱多 财物损失易

本报记者 武 姣

央视3·15晚会每年都会曝出问题产品、消费陷阱和商家骗局,2013年,周大生黄金、江淮汽车、苹果手机等不幸登上黑榜,大多企业虽已第一时间公开致歉,但是否能得到顾客的原谅还看日后表现。

然而,对于那些未被点名的违规企业逃得过3·15,不一定能逃得过时间的“法眼”;对于消费者来讲,每天都应该是维权日,为此,本报将推出一系列维权警示报道,为市民的消费之旅“保驾护航”。

日前,中消协称,网购成销售服务投诉“重灾区”,2012年,网络购物投诉近2.05万件,占销售服务投诉量的52.4%。尽管今年央视3·15晚会并未触及饱受诟病的电商领域,但3月初左右,乐蜂网和聚美优品掀起的促销大战,却使网购化妆品深陷假货风波,于是,网购消费安全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网购早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甚至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如何简单、及时的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维权的方法和途径又是什么?

关注一:

价格变化快 物品落差大

案例:网购达人小马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她在网上看中一件呢子大衣,标价为265元,觉得便宜准备购买,但拍下时价格居然变为327元,更令她气愤的是,收到的实物与图片展示大相径庭。

“事实上,价格和质量应该占网购投诉的很大一部分。”郑州大学电子商务系副教授张建华告诉记者,对于网商自动调价的现象很难控制,因为网上标价并无法律效应,一个网店针对的是全国市场,一旦这件物品卖得好商家就会抬高价钱,才会出现“拍时变价”。

张建华表示,并不是所有商品都适合在网上买,特别涉及到“试用”。至于物品落差大原因在于消费者看到的商品展示是平面体,省去试穿过程,模特和照片显示效果好,对比之下感觉有落差,但多数情况下并不是质量有问题。

为了避免此类困扰,河南省消费者协会建议,网购前需做到“五看”:看网站。尽量选择专业性强、信誉度高的网站购物;看价格。网上价格与实体店价格过于悬殊的商品,特别是名牌商品,要谨慎购买,不要盲从轻信;看信誉。要仔细查看购物网站的商家和商品信誉评级,并浏览其他买家对该商家和商品的评价,作为购物的参考;看详情。要看清该商品的详细信息,包括文字和图片,还有售后服务的内容,以避免因误解产生不必要的纠纷;看合同。要注意合同中有无霸王条款,如“一经售出概不退换”、“商家拥有最终解释权”等条款。

关注二:

交货环节乱 服务水平低

案例:由于收货速度慢,加上买到的靴子穿着不舒服、味道大,市民王女士索性给商家一个差评,结果其客服打来电话要求删除差评并追加评论。

除了送货时间延缓,包装破损、不直接送上门、物品被换、态度差等,都是交货混乱的表现。记者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电商都有自己的物流,一部分电商采用第三方物流,一旦物流环节出现问题,消费者往往将责任推至电商,而因为物流、质量等所导致的差评,对于电商来讲影响力举足轻重。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因为工作失误出现差评,如果商家态度诚恳,并及时有效地弥补损失,消费者可酌情原谅,而一旦因为物流和差评遭个别商家报复,比如将订单上的个人信息随机泄露,那么消费者便可投诉或者报警来进行维权。

怎样解决此类问题?比较谨慎的消费者往往会在订单生成时添加特殊标注和签收时间,收到商品时还注意第一时间查看商品信息是否与卖家发布的商品信息一致,有无人为的损坏或其他问题。而一旦出现纠纷,消费者需熟知解决渠道:一是与经营者协商解决;二是要求购物商城网站协助维权;三是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四是向有关工商行政管理等行政执法部门申诉;五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关注三:

网购陷阱多 财物损失易

案例:网友楠楠前段时间在搜索引擎上不小心点击钓鱼网站的链接,东西没买到,银行卡里的钱竟不翼而飞了。

“一定要在有ICP备案(鼠标拉至网页最下端可看见)的正规网站网购。”淘宝店店主王蕊说,消费者需通过正常途径的主页进入,尽量不要链接式进入,否则很容易掉进陷阱,遭遇钓鱼网站。

此外,网购陷阱还包括虚假广告和高额奖品,据了解,有些不法网站、网页,往往利用巨额奖金或奖品诱惑吸引消费者浏览网页,并购买其产品,而产品的说明夸大其辞甚至虚假宣传,所以消费者要尽量避开诱惑。

专家建议,在网购的过程中,消费者需索要购物发票作为最主要的购物凭证,并及时与商家联系,使用其网站所提供的聊天工具并保存聊天记录,还要尽量选择第三方支付或者货到当场验货付款的方式付费。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