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周末聚焦“解”堵 上一版3
缓解交通拥堵 你我共同努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警方呼吁
缓解交通拥堵 你我共同努力

本报记者 王 娟 刘伟平 文 唐 强 丁友明 图

近日,不少市民为有路“走不动”、有车“不敢开”而暗自叫苦,“治堵”不仅是发展所需,更是群众所盼。

什么造成了道路拥堵?如何缓解交通拥堵?我们又该如何出行?近日,本报记者走上街头,体验市区交通,请市民、专家“支招”。他们一致认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交通“阵痛期”不可避免,特殊时期的交通状况也非一家之力所能改变,需全民共同努力。

现 状

市民亲历

一个路口要等3个信号灯

家住丰庆路北环的市民小王计划在上午9点赶到文化北路的黄河迎宾馆,原本以为1个小时的路程,实际耗时多用了40分钟。小王说,仅东风路园田路口,就等了3个信号灯才通过。

当车辆行驶至文化路东风路时,眼前黑压压的车流、人流像个热闹的“集市”,绿灯一亮,几辆电动车便铆足劲冲了出去,大量行人也蜂拥而过,占据了原本并不十分宽敞的机动车道。小王粗略算了一下,从坐上车到文化路,短短几站就“晃悠”了40分钟。

记者体验

早高峰来得早去得晚

上午9点,记者在中原路工人路坐上了前往花园路方向的9路车。当车辆行驶至二七广场附近时,车流量的增加迫使公交车降低了速度,车上的乘客不时发出长吁短叹的抱怨声。一位女士感叹道,每天上下班仅坐车时间都将近3个小时,回到家后,累得什么都不想做,只想好好休息。

9点50分,公交车“杀出重围”驶离紫荆山后,路况还稍微顺畅了些,记者趁机和司机师傅聊了起来:“现在高峰时段路况不太好走吧?”师傅无奈地笑笑:“早高峰来得早去得晚啊,早上7点多就开始了,有时候10点还没结束呢。”

机动车的快速增加

记者从交巡警部门获悉,截至2013年3月17日,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217万辆,市区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11万辆,平均每天新增1300辆。数据显示,从1949年到2007年,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长到第一个100万辆用了58年;从2007年年初到2012年8月,第二个100万辆的增长仅用了5年多的时间。

机动车的快速增加在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压力。家住东风路花园路口蓝宝湾小区的王先生说,诸如花园路、农业路等市区的主干道,每个路口平均要等候2~3个红绿灯才能通过。一位民警告诉记者,非高峰时段,市区车辆的平均时速大约能达到30公里,高峰时期平均车速在15~20公里甚至更低,有时还不如骑自行车速度快。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长,停车难也成了困扰市民的一个问题。截至2012年年底,我市共有停车位279157个,远远不能满足广大车主的停车需求。对此,家住文化路的林女士颇有感触:“每到周末想去逛街的时候,都不敢开车出去,怕堵车,更怕没地方停车。”

是否会对机动车上牌设限?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还没有接到相关通知,但会积极借鉴外地缓解道路拥挤问题的有效举措,最大限度缓解拥堵。

大量路段正在施工

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市南水北调工程、三环快速化工程、地铁施工以及雨污水改造等数十处施工工程的进行,造成部分道路断行,部分道路半幅封闭。“很多施工点都是在主干道,某种程度上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一些不便。”交巡警支队民警邢红军说,根据统一部署,近期,我市还将开工建设陇海路高架快速路工程,金水路、花园路、紫荆山路准快速化工程,3月份还要进行管线迁改和拆迁。

“从目前开工建设情况看,大部分建设项目并不会造成明显拥堵,往往过去容易拥堵的路段,在工程建设中易造成更严重的拥堵问题。”邢红军说,以三环快速化工程为例,作为打造30分钟市区交通圈的重要节点工程,必须同时开工才能发挥整体效益。否则,交通拥堵不仅难以明显缓解,甚至会进一步加剧,施工的“阵痛期”不可避免。

对此,交巡警支队采取全员上路的举措,在施工路段设置绕行提示牌,加大警力进行指挥疏导。为了促进交通事故的快速处理,事故处理民警早7点半至晚10点在路面巡逻,事故拖车街头随时待命,第一时间将车辆拖离事故现场。

记者也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十几位市民,大部分市民均表示理解和支持。“现在施工会影响交通,但这是为了郑州更长远的发展,可以理解,也很期待郑州道路的新面貌。”家住中原路西三环附近的市民陈先生说。

交通参与者守法意识薄弱

我市目前的混合交通性质增加了管理难度,机动车驾驶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的不文明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一些路口路段的交通拥堵程度。特别是在已经拥堵的路段,车辆不按次序排队等候,乱穿乱插、行人闯红灯、不走人行道等现象时有发生,无形中加大了道路通行压力。

家住中原路秦岭路附近的市民李先生介绍,由于紧邻万达广场,每到下班时间这个路口通行压力就很大。“主要是行人和电动车不自觉,根本不看信号灯。”李先生说,一些行人和电动车在过马路时,信号指示灯形同虚设,抢行现象严重。

在二七广场附近执勤的交通协管员吴师傅说:“解放路车流量比较大,总有一些行人不听指挥,无视行驶中的车辆和信号灯,希望大家提升文明出行的意识,杜绝‘ 中国式过马路’ !”

本期策划:时政新闻部

对 策

错峰出行绕开易堵路段

“建议大家错峰出行,避开易堵路段。”说起交通拥堵,从警多年的杨华民深有感触,他所执勤的农业路花园路是郑州市区的主干道,车多人多。他告诉记者,以花园路为例,早上7点之前车辆通行时速可达60公里,7点以后至8点之间就会降至20~30公里。遇到周末,14点之前,花园路周边通行一般比较顺畅,附近停车场也有空余,而过了14点之后,路口4个方向就会车流量增大,通行缓慢。

究其原因,杨华民说,这跟大家的出行习惯有关,早上时间紧张,好多人又有晚睡的习惯,早上都想多睡一会儿,大家都卡着点出门,路上车辆自然就多了。根据交通流的潮汐现象,可以用“错”和“绕”,错峰出行,尽量选择单行道,绕开堵点出行。

“问题总没有办法多,建议大家低碳出行,树立‘能走不骑,能骑不坐,能坐不开’的出行理念,自觉遵循 ‘135’出行方案,即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自行车、5公里内乘公交的出行方式。同时倡导‘有车族’每周一天主动放弃使用机动车。”杨华民说。在交巡警三大队院里,记者看到整齐地排了一排自行车,据了解,目前三大队75%的民警采取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者步行方式上下班。

积极行动

提高交通设施利用水平

在我市既有路网条件下,提高既有交通设施利用水平,做好路段、路口渠化,可有效提高通行能力。目前,全市共有信号灯路口816处,监控设备735处,共安装78块动态交通信息诱导屏,去年全年增设、安装、改版各种交通标志2050余面,较2011年同期增加2.5%;施划交通标线340500 多平方米,较2011年同期增加48.3%。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科研所所长陈长青说,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会根据早晚高峰期车流量潮汐规律,合理调配绿波带顺畅出行,通过交通信息诱导屏实时动态发布市区内主干道、部分次干道的交通流量信息,提示车辆绕行路线,一旦发现因交通事故等引起的交通拥堵点,会迅速安排警力前往疏导。同时,对易堵路口路段重新进行渠化,采取禁左,禁止调头等交通保障措施。

此外,我市在加快工程建设上,坚持“逢占必补、占一补一、先补后占”原则,能半幅施工的,不全封闭施工;能夜间施工的,不白天施工。对重要区域、节点制定专项保通方案,对施工占用路段实行封闭管理,将施工围挡最大化“瘦身”,尽量减小施工作业面。

专家建议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通过对比发达国家城市交通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交通拥堵是各国城市化和机动化难以逾越的发展阶段,目前还没有哪一座城市能完全避免交通拥堵。”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社说。

目前我市整个城市交通网络正从“平面发展”加快向“立体发展”转变,应该采取综合应对措施。刘社说,要从体制、政策、建设、管理等层面考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道路的使用率和交通工具的运载能力,减少私人车辆的出行率,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增加轨道交通的覆盖率,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架、BRT和常规公交为主体,自行车、步行为补充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随着机动车辆的快速增加,刘社建议增加必要的停车设施,尤其是在商业中心、重要景点等人流密集区域。对此,记者从畅通办了解到,为了解决停车难问题,今年我市计划完成53000个停车泊位建设任务,其中金水区9120个,中原区7920个,二七区8210个,管城区6970个,惠济区4700个,郑东新区6350个,高新区3450个,经开区3350个,航空港区2240个,火车站地区690个。

市政协委员汪威说,缓解交通拥堵需要由政府和市民的全民参与,建议由政府牵头组织、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将交通宣传教育常态化。可以在中小学开设交通安全教育课,并作为学期末的一项考核内容,培养孩子们交通文明和守法意识,同时要“小手拉大手”,由学生带动家长进行交通安全的普法教育。同时,加重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将个人交通违法与其银行信用、社会保险费率等挂钩。

市民和网友心声

@好歌常吟: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还要改善交通出行环境,通过广泛的社会宣传和激励的价格机制,吸引市民乘坐公共交通,牢固树立低碳、绿色出行的理念。

@陈挪威 :新交规出台后,广大司机开车已经十分注意遵守交通法规了,但是交通的顺畅需要各方面的跟进与配合,主要是行人、自行车和电动车,如果都能做到遵章行驶,交通状况或许会好很多。

@朱兆峰:交通阵痛期,市民期待的是管理者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多学习和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我们不是抱怨,是期待。

学生代表:在人口密集的区域建议增加公交车班次,例如,河南工业大学只有45和328,每次周六、周日去做公交车的时候都十分拥挤,大量的学生外出,并且在碧沙岗等车回来,极易造成碧沙岗交通拥堵。

市民代表赵先生:郑州现在平均每4个人一辆机动车,有的家庭拥有两辆以上,应该发动广大市民拼车上班、搭顺风车出行。如果有需要,我很乐意拼车,也欢迎有需要的朋友坐我的顺风车。

外地经验

成都:2011年起,成都便开始在二三环路之间区域实施单双号限行,为方便市民在尾号限行期间选择公共交通出行,2012年10月10日至今年6月30日,成都市试行限行区内44条公交线路全免费,刷卡乘坐地铁1、2号线可享8折优惠。此外,成都对货车在市区的通行也有限制,特殊时段禁止在三环路全线主道和辅道通行。

杭州:杭州自2009年就开始实施公共自行车系统。不管是游客还是本地人,都可以免费租用公共自行车。目前杭州已投放4万多辆公共自行车,每天有超过10万辆次的租借量。而私家车主可将车停于黄龙体育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浙江省人民大会堂换乘点换乘公交车,换乘时停车免费。

北京:每月限牌两万辆,以摇号方式分配车辆指标,每名驾驶员限购一辆车,新购车需参加摇号申请指标。缩短重点段停车费计时单位:按照“中心高于外围、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和差别化原则,进一步调整停车收费标准。三环以内及其以外的重点区域为一类区域,将停车收费计时单位由半小时调整为15分钟。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